秀峰寺与我在同一个乡区,骑单车不疾不徐也不过半小时路程。常听人说,秀峰寺已建得如何如何,许多外地游客都来打卡参观,心里不觉也萌生了去看一看的念头。
秀峰寺我其实去过多次,从最初老尼姑刚来不久,到后来规模渐次扩大,所见都是一片建筑工地,再到四年前老尼姑圆寂的那个夏天,我又正巧在寺里,适逢僧众为其做法事,我还有幸获赠一只纪念的陶瓷口杯。只是数次前往我大都走马观花没有静心好好看过。
今年一直空暇在家。初夏的一天,天气晴好,一大早我就出发,行进在去往秀峰寺的路上。本来以为天气暖和,穿一件衬衣也足够,怎料行到半路就感觉凉了。初夏早晨的凉风还透着一股寒意,吹在身上让人寒颤连连。好在路程不远,坚持一下很快也该到了。
行至魏村村口,右拐一条水泥马路就通往秀峰寺,路口立着秀峰寺的路标。此去一路上岭,坡陡弯急,幸好路面还算开阔。都说山路十八弯,而去秀峰寺据说有六十八弯。沿途有两座八角凉亭,叫净土亭和莲花亭,亭前廊柱上分别镌刻着“七宝庄严清净地,六时雨花般若天”和“莲池菡萏通净土,花开见佛悟无生”的对联。凉亭原本供路人歇脚所用,只是长年疏于管理,早已油漆斑驳色泽灰暗,破败不堪。亭顶落满了树叶,亭内都是灰尘,已无人问津了。
一路去都掩映在浓荫蔽日之下,一边是山坎,崖石突兀,一边是陡坡,竹林成片,还有成排枝繁叶茂的樟树,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阳光透过枝叶留下斑驳的光影。山风飕飕,气温比平地更低了不少,有种春寒料峭的感觉,此时穿双衣刚好。
也许是辰光还早,也许因为不是节假日,游客太少,途中不见车辆和人影,这条盘山公路简直成了我的专车道。直至半山腰,才见一樵夫挑着两把干柴悠悠地走来,他应该天刚亮就上山了吧?
终于,秀峰寺巍峨耸立的雄姿已映在眼前,群山下红黄相间的寺庙群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走近山门,是一处飞檐翘角的建筑,上方“秀峰寺”三个大大的蓝底金字耀眼夺目。拱形门洞下两扇朱漆大门紧闭着,不遇重大节日很少开启,游客可以从旁边的侧门进入。
这样的山门共有两座,秀峰寺依山势而建,寺庙建筑参差错落,高低相差数十米,从下向上望,庙宇鳞次栉比,两座山门的设计应该是为方便香客谒拜吧。寺庙对外免费开放,从早上7:30分到下午4:00点。
秀峰寺位于上虞章镇堆高山山顶,海拔600余米,原为秀峰古庵,相传建于明朝末年,后年久失修几近倒塌。1994年从上海慕名而来的释行吉师太投资近1100万元,重修秀峰庵。1996年经上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秀峰寺。如今历经三十多年的修缮,总建筑面积已达6.3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建有寺舍数百间,主要古建筑有大雄宝殿、弥陀宝殿、三圣殿、观音殿、藏经阁等,被誉为“江南布达拉宫”。寺庙四面环山,树木葱郁,空气清新,环境清静幽雅,是虔诚佛教徒理想的朝拜圣地。
进入寺内,入口处靠左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秀峰寺的核心建筑之一,是香客必谒之地。从外面看,大殿分双层飞檐设计,殿高十数米,巍峨耸立。殿顶栋瓦上前后写着“国泰民安”,“佛光普照”几个字,彰显着佛教爱国济民的佛学宗旨。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的汉白玉佛像,高2.8米,佛像盘坐,庄严慈祥。像前摆着案桌,蒲团,供香客祈愿膜拜。
大佛两侧,是十八罗汉像,左右各九尊,神态名异。殿后面贴墙处,左首供的是普贤菩萨,右首供着文殊菩萨,香桌上摆着水果糖点等供品。我去时,一众信徒正在诵经做早课,木鱼声声,梵音绕梁。
穿过大雄宝殿,迈下台阶,对面是大理石砌成的石阶,傍着山体成之字形两边对衬各有四道。顺着阶梯拾级而上,眼前就是气势恢宏的弥陀宝殿,两尊麒麟神兽守在门口。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左前右三方挨挨挤挤还供着四十八尊造型一致的弥陀佛像。
弥陀宝殿于2023年11月21日举行开光法会,是秀峰寺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净土宗信徒的修行场地。殿内禅音袅袅,殿外烛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由弥陀宝殿右出,见一开阔地,那就是放生池。池旁左边是合在一起的三圣殿和药师殿,三圣殿在上,药师殿在下。迈进殿内,里面没有香客,只有一个义工在擦拭案桌。而放生池四周却有不少访客在驻足观望。
放生池是佛教寺庙的典型设施,是践行佛教护生理念的地方。秀峰寺放生池主体采用现代大理石建设,它由原生水库建造,池侧原有约200米长的瀑布,现在已看不到,应该建造时已把它修成暗渠了,池边涵洞中淙淙流淌的细流想必就是从暗渠中出来的。
池中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池周有百米长廊,几乎把放生池围了一个大圈。长廊入口挂着一串风铃,山风吹过,余音不绝,如梵音声声。长廊上彩绘绚丽,廊檐刻画着引人入胜的典故。波光粼粼的池面,一群大大小小的锦鲤在水面游弋,几只大龟悠闲地浮在水面,伸展着四肢一动不动,任鱼儿在它周边游动,像是在歇息,又像是在呼吸新鲜的空气,看上去相处和谐,生趣盎然。
走过长廊,在池边一处石砌的斜坡上,七、八、十来只乌龟伸长着脖子正在晒太阳,估计是早晨的池水还凉吧。见人过去,它们扑通扑通纷纷纵下水去,然后又在不远处的水面冒出头来,好奇地盯着游客。无论是锦鲤还是乌龟,它们都是寺中的精灵,是信徒们祈福积德的载体。
依顺时针走过放生池,踏上两道台阶,在一块空旷的广场上,立着一座释行吉师太的灵塔。
释行吉师太也称上行下吉法师,1948年11月9日出生于上海浦东,8岁离俗,9岁剃度,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学佛二十余载,是少林寺曹洞宗第三十二代传人。此后,参学诸方,足迹遍布山西灵台,河南洛阳,扬州高旻,上海浦东和崇明等地丛林名刹,潜心参学,勤修苦行。
1994年5月释行吉师太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秀峰寺筹建寺院,她凭一己之力,广募善款,克服资金短缺等困难,倾尽心力推动重建,为佛教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释行吉师太于2021年6月18日在秀峰寺圆寂,生前曾担任上虞区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绍兴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师太一生行善好德,曾为附近村民做过不少善事,逢年过节,她都会给60岁以上老人发放毛毯鞋类等生活用品,在当地老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
建寺初期,因为劳力短缺,她还亲自参加工地劳动。传说她左右腋下能同时挟一包100斤重的建筑水泥,还能健步如飞,很多人都亲眼见过。师太个子小巧,却嫉恶如仇,最早放生池里经常有人去偷猎,虽屡屡劝告,总还有人故伎重施。一次,一个惯偷又被师太捉住,师太也没说什么,只是在他身上轻轻捏了一把。开始,那人也没感觉什么,谁知回去后竟十天半个月都起不来床。这事传得神乎其神,从此再没有人敢去放生池捕猎了。大家对师太武功高深都深信不疑。
从灵塔朝着放生池往回走,是一室茶吧。茶吧内窗明几净,还摆着不少书籍,是游客品茶看书的好地方。墙上有“一茶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字画,一排透明的玻璃窗上彩印着“阅书増智慧,品茶悟人生”,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千世界”,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香润泽人生,点亮心灵”等语句,给人以参悟和深思。两只书柜进门即见,既有《道德经全解》、《金刚经心经》、《百喻经》、《坛经》,《瑜伽师地论》、《佛学修正心要》、《李叔同智慧集》等佛学类书籍,也有《四库全书精华》、《资治通鉴》、《庄子全解》等史书。若能静下心来,品茶看书,绝对是个好去处。
秀峰寺还有藏经阁,观音殿,卧佛殿,舍利塔,钟楼、鼓楼等等诸多景点,如若到饭点,游客也可以到斋堂进午餐,在法务处提前买票,每人10元。菜肴丰富,随吃随盛,但不能浪费。桌上有“止语”牌,禁止吃饭喧哗。饭后提供免费水果。
在秀峰寺,听晨钟暮鼓,梵音袅袅,看流水潺潺,云雾缭绕,能让人忘却尘世浮躁。只是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参透呢?
潮客_wic5dj宓明才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