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金华市人民检察院举办“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构建科技创新保护矩阵”新闻发布会。金华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律师代表等参会。浙江日报、浙江法治报、金华日报等媒体出席新闻发布会。
金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成毅通报全市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情况和工作成效。
金华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紧贴地方实际、突出协同保护、做优专业履职,持续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助力培植创新创业营商环境,推动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深耕一体履职,构建全链条综合保护体系
高质效办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75件639人,从严从快办结两批中央六部委挂牌督办的侵犯著作权系列案,稳妥办理本土商标海外被抢注等案件,护航“国货出海”。建立“一案四查”机制。同步审查是否涉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刑事犯罪、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支持被侵害企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54件。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追赃挽损工作机制。有效化解权利人维权周期长、成本高、胜诉权益兑现难等问题,成功帮助49家被害企业诉前获赔4700余万元,3个案件获评全省诉前调解典型案例。
深入综合治理,提升全方位综合保护效能
构建大保护格局。联合公安、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合作及联系制度,完善外部协同,共建信息共享、维权协作、案件协办等12项机制。打造专业履职品牌。重点打造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义乌模式”、影视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东阳模式”、五金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永康模式”等特色品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组织“检企对话”“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聚焦龙头骨干企业、高新产业、电商直播行业,强化普法宣传,受众高达35万人次。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探索检企“1+1”结对式、点餐式维权服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行政处罚检察意见书20余份。
深化专业建设,夯实全流程综合保护基础
突出专业引领。在全省率先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打造覆盖全市的“157”知识产权保护矩阵。注重借智赋能。搭建“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通过构建类案监督模型筛查跨领域融合监督线索26条,获评全省数字检察创新应用创意设计“十佳方案”。强化人才培育。建立专家咨询、专家辅助人参与办案等制度,健全知识产权检察专业人才库,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18人。
会上,金华市检察院还发布了6个全市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典型案例。
东阳市人民检察院横店检察室主任韦宇洁、永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应玲玲分别讲述了其中2个典型案例。
发布会现场,发布人还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作了回应——
浙江日报记者:叶梦婷
提问
在金华的特色产业领域,像东阳影视文化产业、永康五金产业、义乌跨境贸易等,金华检察机关是如何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
回答
金华检察机关持续围绕金华市优势产业、重点领域、新兴行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特征,着力打造覆盖全市的“157”知识产权保护矩阵。在市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在婺城、金东、东阳等地同步成立知识产权办案组,在义乌商城集团、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等全市7个知识产权保护重要点位设立知识产权检察联络站,高质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优化综合集成服务,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护航金华市科创成果转化应用、增值增效。
浙江法治报记者:江胜忠
提问
对于企业在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面临的发现难、取证难、赔偿难等问题,金华检察机关有什么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回答
建立“线上+线下”双渠道线索发现机制。拓宽线下线索发现渠道,完善检察机关入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机制;结合“检执联动”专项行动,利用“检察+”“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构建类案监督模型筛查知识产权监督线索。加大知识产权案件提前介入工作力度,积极引入技术调查官等专业力量,利用专业知识协助办案人员准确提取、分析与案件相关的技术证据,为司法办案提供支撑。落实省院“4+4”工作机制,强化“检调对接”,积极支持权利人开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高追赃挽损率。
来源:金华检察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座谈会在嵊州举行
●之江论剑 辩法明理——浙江省第五届控辩大赛巅峰对决
●“检侨合作 护侨连心”全省检侨合作推进活动在文成开展
●检察日报头版|浙江: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老板用小号“钓鱼”故意造成旗下主播“违约”,竟是为了……
●案例说 | 车祸!醉酒后使用自动驾驶,还算他开的车吗?
浙江检察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