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兰溪,有一座享有“钱江上游第一埠”美誉的千年古镇——游埠。这里早茶香气氤氲,街巷热闹,古桥与古迹静静伫立,处处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我热爱游历四方,却唯独钟情于游埠古镇这一方人间烟火,在这工作的日子里,更是深深折服于游埠老街的魅力。
正如茅盾在《故乡杂记》里所写:“倘若这个地方还有原先,还有旧时的月光,还有过去的时光,这个地方便是江南。”游埠古镇,一个“游”字,融早茶古桥声色,承载江南烟火眷恋。这里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只有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深厚历史底蕴。
踏入游埠老街,时光仿佛停驻。古建筑保存完好,处处是岁月韵味。老商号祝裕隆旧址,如今是郎静山纪念馆;百年方豫丰酱园,现为游埠酱坊。始建于明代的鼓楼,已变成鼓月里民宿,藏着一方雅致。还有永茂昌、同泰当铺旧址,与明清商铺、民居并肩林立,青砖黛瓦、马头墙高耸,雕梁画栋间尽显古人智慧。走在青石板街巷,脚步声叩响历史,让人仿若重回往昔商贸盛景。
游埠因水而兴,因埠而名。老街依游埠溪而建,溪水穿镇而过,古老石拱桥连接两岸,勾勒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画卷。这条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老街,由解放街(前街)和中山街(后街)组成,呈南北走向平行延展600米,宽5米。永安路串联诸多小巷,街巷布局呈“H”形。
游埠拥有“江南第一早茶街”,堪称早茶文化“活化石”。凌晨三点老街苏醒,超300种特色小吃摆满街头。早茶街有40余家店铺,既是早茶店也是早餐店,茶客、食客满座,或轻抿茶水欢笑,或品尝美食,交织成热闹市井图。
早茶文化在游埠源远流长。老街青石板蜿蜒,早茶袅袅,古桥错落,烟火气扑面而来。石板路、旧屋檐镌刻岁月记忆,承载深厚底蕴,吸引各地游客。游埠也是郎静山故里,景区入口广场矗立巨型仿制“镜头”,融入摄影元素。早茶和摄影,是游埠两张“金名片”。当央视镜头对准撒贝宁品茗的瞬间,游埠的烟火气便随着《三餐四季》的镜头,飘进了千家万户的心间。
游埠枕水千年,古溪潺潺,古埠林立,古桥静卧。作为钱塘诗路重要商埠,它坐拥永安码头等十一埠头,舟楫往来;永济、永福、永安、太平、潦溪等“五马归槽”古桥群横跨水道,既承担交通功能,更承载文化之魂。
红梅窗外绽放,老街尽染春色,朱窗裁春入画,古韵沁人心间。寅时开市的游埠早市,与夜市形成独特时差。无论白昼热闹还是夜晚静谧,游埠的一砖一瓦、一桥一巷,都诉说着江南水乡的古老故事。
作为游埠的基层民警,我在守护一方平安的同时,始终将早茶文化、商埠历史的传承视为己任。每日穿梭于青石板街巷,看早茶蒸腾的热气漫过古桥石阶,听溪水潺潺诉说千年故事,便更觉肩头责任之重。我们持续推进“文保警官”工作,以生态警务织就雕花门楣守护网,用昼夜巡防筑牢溪水澄澈防线,我们的身影与古桥、老街、酱坊融为一体,成为古镇画卷中最温暖的注脚。
当暮色浸染朱窗,游埠又换上另一副容颜。晚风拂过酱坊的酒旗,竹编声里漏出星火,溪畔的灯笼次第亮起,将古桥的剪影拓印在粼粼水面。这座枕水而眠的古镇,用千年的静默诉说着:所谓人间烟火,不过是寻常巷陌里,生生不息的温暖与守望。 (姜旭初)
560视界论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