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菰城论竹”第116期:墨竹里的乾坤

    2025-04-12 22:00 浙江湖州

    “菰城论竹”第116期:墨竹里的乾坤

      周日清晨被鸟鸣推醒,推窗见昨夜的雨在竹叶上凝成翡翠珠串,正被晨光一粒粒穿引。床头的安吉白茶氤氲着雾气,像极了宣纸上未干的水墨。这第一百期的论竹,就从这杯茶说起——茶叶在沸水中沉浮,恰似竹在风雨里俯仰,阴阳两股气流缠绕,才成全了这盏清供。

    一、竹影里的阴阳密码

       我是在一块玻璃上画竹,在玻璃上面画竹,是为了让水墨乾坤全部留在画面上。提笔画竹,满脑子浮着昨夜雨打修篁的脆响。老先生常说"画竹先画影",这影子不是光学里的黑块,是阴阳在竹林里的呼吸。晨光里竹竿的亮面是阳,背光处的青黛是阴;新篁的娇嫩是阴,老竹的铁骨是阳。最妙的是雨后,竹节上滚动的水珠,既是阴气的凝聚,也是阳刚的明珠。

    二、为什么竹能报平安?

       案头摊着《芥子园画传》,"竹报平安"的图式被历代画家反复演绎。有人问:为何不是松柏?松针如芒刺,柏皮似皴裂,哪及竹竿的中通外直?竹节是阳刚的脊梁,竹叶是阴柔的诗行,阴阳相摩间,自生祥瑞之气。你看那雨后春笋,破土时带着泥香,却能顶开顽石——这不正是乾坤交泰的隐喻?

    三、水墨里的风水乾坤

       竹节在匠人心中,是气脉的关隘。水墨氤氲处,浓淡干湿皆是阴阳消长:焦墨如竹根盘虬,是大地的阳刚;淡墨似竹叶摇风,乃天穹的阴柔。当我在宣纸上厾出第一笔竹枝,笔锋的走势就决定了这片竹林的气运走向。

    四、解剖竹竿的生物课

       江南早春四月,吃笋的季节,毛竹的气生根其实是竹子呼吸的肺叶。竹根盘踞的阴湿处,正是阳气潜藏的丹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笋箨上的紫斑、竿上的白粉、叶梢的锯齿——无一不是阴阳博弈的痕迹。画竹若不知其所以然,终究是画皮相。

    五、百期后的竹外之思

      每天早晨醒来和大家用文字闲聊,都是自己平时画竹思考的内容。竹林里的每片叶子都在提醒:阴阳不是哲学命题,是春雷惊笋的震颤,是秋风扫萚的呜咽。当我在画案前解衣盘礴,毛笔蘸下的不只是墨汁,是天地间的呼吸。这百期文字,既是给诸位的茶余谈资,更是给将来的自己——当老眼昏花时,翻看这些墨痕,或许还能记起某个清晨,竹影如何在窗棂上写就阴阳的偈语。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