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A4环境创设B11玩具材料中提到“玩具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以低结构材料为主,能够保证多名幼儿同时游戏的需要”。在区域游戏中,低结构材料因其具有不限定功能和玩法,幼儿在灵活使用材料的同时,能引发幼儿自主的游戏,教师能通过仔细地观察分析,从调整材料投放到支持幼儿游戏,从而达到幼儿发展的目的。今天,让我们跟随德胜东村中班年级组的老师们,一同探索低结构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毫无疑问,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材料能够引发、支持儿童游戏。那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帮助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保证儿童的基本地位,我想很多老师的都会想到低结构材料。
那么到底何为低结构材料,为何要关注低结构材料投放,应该如何投放低结构材料呢?
一:理解—什么是低结构材料?
“我觉得低结构材料就是那些没有固定玩法、玩法多样的材料,像积木,孩子们可以搭建出各种造型。”
“没错,还有废旧物品,比如饮料瓶、纸盒,它们没有特定用途,能被幼儿赋予各种创意,这应该也算低结构材料。”
“从《评估指南》强调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看,低结构材料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去操作,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低结构材料并不是具象的某一种单一材料,它可以是一切自然物,如树叶、树枝、果实、种子、果壳、石子、贝壳等等。也可以是生活中搜集的不具有固定玩法的原始材料,如纸张、包装盒、瓶瓶罐罐、纽扣、绳子、积木块等。与高结构材料的目标指向性强、定性多,变化少不同,低结构材料因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具有可变性、可塑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二:思考—低结构材料班级区域投放的现状
“我在建构区投放了纸杯、纸牌,孩子们搭建的造型比较单一,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垒高。”
“我在美工区投放旧衣物和毛线,孩子们倒是喜欢。”
我们将部分班级区域材料的投放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得出的结论。
三:策略—低结构材料如何投放?
1.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一物多用
为了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更贴近实际生活,保证幼儿发挥主动性,提升联想能力,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低结构材料,幼儿对这些材料有充分的了解,能熟练使用材料完成游戏。通过生活化材料的使用,能够实现一物多用的教学目的,让幼儿动脑思考,开发幼儿的智力,根据幼儿园设计的自主游戏,联想到生活中的物品,有效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提升。
2.遵循层次性原则,满足幼儿的喜好
教师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需要遵循层次性原则,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开展活动,投放对应的材料。通过有层次的投放,幼儿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能够照顾到每个幼儿,根据幼儿的具体能力设置游戏,达到提升幼儿能力的教育目的。
3.创设教育情景,增强实践能力
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可以创设教育情境,让幼儿沉浸在情境中,增强游戏情感体验,更快地进入游戏。幼儿本身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很容易进入到某一情境,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在游戏情境中,幼儿不仅能增强实践能力,还能养成各种美好的品质。教师需要在这种游戏中投放更多数量的低结构材料,保证幼儿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低结构材料,看似“无结构”,实则为孩子留出想象与创新的“空白格”。 正如《保教指南》所言:“教育应回归儿童的真实需求。”
本次教研明确了低结构材料应用的方向:材料动态化、指导策略化、评价多元化。相信在老师们的努力下,低结构材料将在区域活动中绽放更多光彩,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丰富的滋养。(作者:朱临静 单位:杭州市德胜东村幼儿园)
潮客_2iwe8v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