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我学二胡上瘾了

    编辑于2025-04-06 03:55 浙江台州

    作者/徐连生

    近日,学习乐器的劲头大增,什么都想学,学起来又感觉不容易。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先后买了竹箫和竹笛,看似简单的吹奏,吹起来却不在调上,且无比难听。只好作罢,丢下竹箫主攻竹笛,如今在抖音视频里跟着老师学,至少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多少有了几分成就感。

    网上购买的竹箫和竹笛。

    我家中有一把二胡,已珍藏了10多年,却一直没有派上用场,摆放在储藏室里睡大觉。我有一好友阿Z去年底开始学二胡,已有了一些基本功,我很是羡慕。在他的鼓励下,他陪我在湖州老年活动中心又报了二胡培训班,因春季班已开课三个礼拜,我算是插班生。

    二胡春季班共有20多名学员,总15个课时,每周安排1个课时1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我之所以报二胡培训班,一来喜欢,二胡名曲《赛马》《二泉映月》百听不厌;二来学习的地点离家近,步行不过10多分钟。学习乐器的目的很简单,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让生活变得有情调,免得无事可做闲得慌。

    家中已存放了10多年的二胡(左)。

    我是个二胡小白,第一次上专业课,心中有几分忐忑,据说二胡学起来很难,不知能不能学会?心里没有底。周一下午1点半上课,我提前一刻钟到达教室,此时学员已陆续进教室,我见到了吴老师,60出头的年纪,长的健壮墩实,满面春风,慈眉善目,他就是我们的二胡主讲老师。我同吴老师主动打了个招呼,算是认识了。

    吴老师帮我耐心地调二胡音准。

    看得出吴老师是个很有情怀的人,退休后主动承担起了湖州老年活动中心的二胡教学任务,也是对老年事业的一种奉献。作为退休人员,在衣食无忧、吃穿不愁的前提下,有大把的休闲时光,此时追求更多的是一种精食生活,跳舞健身,吹拉弹唱,也是为了让内心更充盈,晚年生活更有品质。

    吴老师拉二胡已有40余年,他自编了一本适合于中老年人学习的二胡教材,也是湖州市老年电视大学专用教材。学习二胡的重点在于对基本演奏方法的掌握,教材着重针对中老年二胡爱好者的特点,进行二胡入门阶段的方法训练,并对其中的一些基本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通俗明了的阐述,很实用。

    吴老师自编的二胡教材。

    吴老师也是个热心肠,专门帮我调整好了新二胡音准,还让一些老学员在学习上帮带我。他看我是二胡小白,主动鼓励我:“一定能学会!”这句话给了我坚定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培训班上有一位毛老师,她专门帮我纠正拉二胡时的坐姿、手势等,让我受益匪浅。

    我从第4节课开始学,课堂上吴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做示范,讲的深入浅出,且通俗易懂,教我们学拉内弦“1”、外弦“5”,以及最简单的“1、2、5、6”4个音,看似简单,我学起来却有几分费力,不是节拍不准,就是拉的音质太杂。

    毛老师手把手给我辅导。

    吴老师反复强调,刚开始时学习一定要慢,要把基础打牢,方法搞对头,切不可急吼吼的,想一口吃个胖子,这样反而会欲速则不达,学习效果会打折扣。比如说学拉空弦“5”和“1”,这样的练习需要5个小时,通过练习感受二胡的声音,体会二胡与练习者的交流,从中领悟声音的好坏,达到想要的效果。我的天啊!2个空弦音要拉5个小时,多无趣,多单调,这是对恒心毅力的最大考验。

    在我们这批学员中,也有一些老学员,他们已能拉一首完整的曲子。我心想何时才能像他们那样,轻松自如拉上一段。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一转眼就结束了。吴老师提醒我们回去后关键靠多练,每天一个小时是至少的。

    吴老师在认真教学。

    如今,已上了2个课时的我,第一节课深感无趣,第二节课上完稍有点感觉,能完整的拉一曲《小星星》了,虽然声音很杂,甚至有些刺耳,但心中多了几分自信,且有点上瘾了,在家没事就拉上一会儿。我在心里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既然学了,就要花点心思,不求成为什么演奏家,学好基本功,能拉一些简单的曲子,不制造躁音就心满意足了。

    教学现场。

    图文原创。完稿于2025年4月6日吉山之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