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解码临浦活力密码:一座千年古镇的青春“造城记”

    编辑于2025-03-28 04:54 浙江杭州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浦阳江上,95后创客林薇已经坐在潮人汇商业中心的咖啡厅里,与小伙伴讨论起商业计划书。窗外,晨跑的青年与推婴儿车的年轻父母在健康体育公园相遇,远处青砖黛瓦的老街飘来馄饨、包子的香味——这幅动静相宜的江南图卷,正成为杭州萧山临浦镇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生动注脚。

    筑巢引凤,激活双创“强磁场”

    “订单已经排到第二季度,数字化改造让产能提升40%。”在杭州海天管业智能化车间,90后老总陈泽樑轻点平板,生产数据实时跳动。这家传统制造企业的年轻掌舵者,正带领团队开发工业物联网平台,让父辈的产业焕发新生机。

    陈泽樑与父亲在企业智能化车间


    作为“创二代”,陈泽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他看来,传承就像一场接力长跑,需要带领企业坚定地在管材行业中深耕细作、创新开拓。而作为萧山区新企联(青商会)临浦分会会长,他经常与同行分享创业经验和感悟,希望发挥自身桥梁和纽带作用,尽己所能助力家乡临浦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与家族企业“康发”同年出生的孙雨金,同样是临浦年轻“创二代”的优秀代表。2019年大学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回到康发塑料机械,从研发工程师做起,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今已担任公司副总的孙雨金有个浪漫的想法,“希望从‘康发’机械里诞生的每一片塑料都能有好的归宿,也希望它们回到我们的生产线,‘回家’之后再被赋予新的生命。我正为之不懈努力!”

    助力企业协作发展的“营商下午茶”,是临浦青商会的创新之举。通过不断寻找与青年企业家沟通交流的前沿触角,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桥梁,临浦推动青年企业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持续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活动现场,众多青年企业家围炉煮茶的画面格外生动。“区里刚出台技改补贴新政”“跨境电商孵化园入驻条件”……这些高频词在茶香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样的政企对话今年已举办多场,促成产学研合作10余项。

    今年春节后,在临浦体育馆举行的首届“萧南聚才”联合招聘会,更是点燃了青年求职热潮。来自智能制造、医疗科技等领域的86家企业释放2000+岗位,AI求职体验区、“我和临浦说个‘柿’”互动建言等创新形式令人眼前一亮,半天时间就吸引近3000人次参与。“没想到小镇藏着这么多高新企业。”浙江大学应届生王璐当场签下三方协议。

    首届“萧南聚才”联合招聘会


    “下一步,我们将构建青年就业服务点、青年骑手驿站,推出青年人才来临‘消费体验券’。”临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镇正以“15分钟潮商圈”为骨架,构建从创业孵化到生活消费的青年生态闭环,让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青春之城蓬勃生长。

    烟火巷陌,雕刻慢城“时光简史”

    周六傍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张雨菲结束工作后,推着婴儿车漫步在临浦老街。改造后的民国风情街上,非遗工坊与网红书店比邻而居,孩子在小河畔的托育中心学画荷花,丈夫在智慧运动公园的夜光跑道挥汗。“大城有的品质,小镇给的从容。”这位新临浦人如是说。

    浦阳江的桨声灯影,映照着临浦自古繁华。坊间流传着“临浦小上海,街是饭架街”的俗语。时至今日,古镇的烟火气依然升腾,而总体量约1.3万平方米的潮人汇商业综合体已成青春地标。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华纳影城、网鱼电竞、象芽乐学城……这里汇集购物、餐饮、娱乐、教育等多种业态,可以体验到多样化的小镇潮生活,常态化夜市的发展更是丰富了临浦人的夜生活。

    潮人汇商业综合体


    体育,是城市最好的名片。在城市能级上,临浦开创了全国“小镇办大赛”先河。亚运会后,临浦体育馆率先进行惠民开放,成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和体育文化事业的新名片。如今,每当夜幕降临,临浦体育馆内外热闹非凡,羽毛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培训课程的开展,激发起年轻人对体育运动的无限热情。

    临浦体育馆成为全民健身主阵地


    此外,常年开放的临浦健康体育公园、峙山公园、西子小街、西施文化公园等,亦是夜晚运动或消遣的好去处。尤其是沿着河畔漫步,微风拂面,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五彩斑斓的灯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

    除了家门口的便捷生活和运动场景,完善的教育、医疗、托育等服务也是临浦留住青年人的法宝。在提供一站式优质教育、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去年临浦加速拓展公共服务半径:临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建设,坂里朱和山阴街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改造提升;临浦一幼完成扩建;临一村和东麓池社区2个婴幼儿成长驿站完成建设……

    “公司到家1.5公里,通勤时间刚好听完知识付费课程。下班还能到托管机构接孩子,顺路到生鲜市集买新鲜。”企业青年员工赵子昂笑着说,对于他们这样的双职工家庭,来临浦很安心。

    诗画田园,书写江南“新归去来辞”

    阳春三月,横一村的千亩稻田化身艺术展厅,油菜花铺展的“金色浪漫”吸引游人纷至沓来。95后农创客陈小卉正在“鸭棚咖啡”调制饮品,咖啡的香气四处弥漫。闲暇之际,她还会用咖啡渣制成手工肥皂,送给远道而来的游客。

    鸭棚咖啡


    “原来油菜花海可以这么美!”与圈友从杭州赶来的无人机爱好者孙鹏坐在“鸭棚咖啡”外面,一边操控机器一边啧啧称赞。“我是从朋友圈看到的,眼见为实,果然美到失语!”

    鸭棚咖啡前身是村里老党员养殖鸭子的鸭棚,当时改造的时候,将鸭棚的元素保留了下来,让年轻人有一种坐在鸭棚里喝咖啡的感觉。鸭棚咖啡和周边的稻田区块,组成HI鸭部落。每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村里都会组织一些农事活动,比如套鸭子、赶鸭子,成为青年人推崇的游玩打卡地。

    拥有1500多棵古柿子树的横一村,每年结合柿子这个元素,还会举办一些活动。去年的“梅里探柿”一度霸屏国家和省市区各级媒体文旅版面,全网宣传曝光超2300万次,仅两个月游客总量就突破45万人次,撬动了乡村旅游的爆发性增长。看到临浦发展的势头,近几年不少远走他乡的年轻人,已开始选择返乡创业、生活。

    沿浦阳江向东,蔡东藩故居的书香混着茶香飘散。“写完《民国演义》第100回正好来这里喝茶。”历史系研究生周墨在临江书舍窗边敲论文,抬头可见江面白鹭翩跹。而当暮色染红马头墙,非遗市集的鱼灯次第亮起,“三月三”西施庙会的排练锣鼓与街舞少年的音乐奇妙共鸣——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让千年古镇持续焕发年轻态。

    梅里探柿


    “以争取‘青’势力,集聚‘最’流量为抓手,我们将加快植入青年场景,持续依托现有环境风貌和基础配套,集聚一批如青春集市、田园派对等青年文化艺术活动,同时突出品牌赋能,继续擦亮‘梅里探柿’这张乡村旅游金名片,做精‘东西’两大IP(东藩文化、西施文化),打造全季节文旅爆点,将爆红流量转化为长久留量。”临浦镇党委书记杨芳表示。

    从“产业突围”到“生活革命”“诗意栖居”,临浦镇用三个“新”解读了小镇逻辑:“用新经济留住青年脚步,用新服务温暖青年生活,用新美学滋养青年心灵。”这座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入超5%的江南小镇,用行动与事实证明:当青春基因融入城镇肌理,千年水乡亦可成为时代青年的理想之城。

    (采写/童志辉 缪妙 摄影/钱宸 部分图片由临浦镇提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