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
清明节就要来临,殡仪馆烟囱的那一缕缕青烟,又在眼前若隐若现。在殡仪馆里听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做人有啥意思”,也在脑海里萦回。此话怎么解释,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回答。这问题与世界观相联,与哲学相关,而且很深奥。直率地说,这是对灵魂的拷问。
“做人啥意思”,与死相关。人都喜欢生,不喜欢死,说到死就犯忌。但是无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平民百姓都绕不过死。“做人啥意思”,我至今没有搞清其间的真谛。细细琢磨,觉得这与说这话者的心境、处境、语气密切相关,其意义也因前述的不同而有区别。
在殡仪馆里,一个个被特制的袋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逝者,连同躺着的铁板送进电炉。按纽一揿,一缕青烟便从炉顶烟囱袅袅升起。过一会铁板退出炉膛,一堆酥化了的骨头躺卧其上,亲人拿起小铲将其压碎装入盒中。在这时说“做人有啥意思”,可能多半是对人之生命短暂的感叹。人生如梦,转眼间说没就没了。就算活到一百岁,甚至于更长,在历史长河中,也只是一瞬间。人活着的时间着实有限,活着就要珍惜活着的分分秒秒。
被裹着的袋中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有富贵有贫穷、有的曾经活的轰轰烈烈、有的则终身默默无闻…。虽然生前经历各不相同,但是逝后都已烟消云散。留着的只是后人的记忆,记忆也会随着后人的逝去而失去。人离世后无论用什么材质装裹或不作任何装裹,对逝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从电炉出来后一定都是大致相同的灰烬,灰烬用什么盒子来盛放,以什方式保存或者不保存,也只是对活着的人有意义。在这样状况下去理解“做人有啥意思”,我觉这是对人在死亡面前一律平等的感慨。无论是谁,死亡都是平等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谁,死亡后都没有任何感知。既然死为必然,那么人对于死亦应该坦然。
图片来自网络
假如在“做人有啥意思”后面加个问号,我觉此话就包含了“人为什么活着”的意思,这我倒真说不大清楚了。已快逾古稀之年的我,见过走完人生的亲人已然不少,于是就想从亲人身上找找答案。
生活在贫穷年代的手艺人爷爷,劳动之余恨透不劳而获者,见偷盗者会去抓逮。据说曾是农村集市上反扒能手,但至死未脱穷。闭眼前先叮嘱我们做人要有骨气,要走正道。然后请求被过继给别人的我的大弟,向他继父讨几件好衣裳穿上,不然穿着一身破旧衣裳,在阎王爷面前不雅观。爷爷“活着啥意思”?活着要走正道,但至死都想着能穿上锦绣衣裳,那怕是别人穿过也会喜欢。
做裁缝的爸爸靠社会进步,亦靠自己辛劳,养大了膝下七个子女。捧着宁亏自己不负社会的信条,抱着做事不做则罢,做就必成的态度,在世间赢得了四邻八乡的称赞。咽气之前亲口对我说;“你们的(指儿女)为人我放心”。但长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说:“假如不手术可能就不会这样”。此话一出,儿女们顿然心酸,爸爸不想走啊!看爸爸一世为人及临走时的话语,仿佛在说:“做人要努力,努力才能过上好日子;即使过得一般般,也要争取长寿;但决不可有损于社会。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外婆守寡后就在我家,扫地,洗衣、做饭、带孩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孩子及孩子的孩子生活好是她唯一希望。终老前痴呆了,我记住她脑子正常时反复说的一句话:“侬俩界(你们)好我便好,我只要吃饱穿暖便得了(知足)”。很明显外婆活着为了子孙后代,但也渴望衣食无忧的美好。
妈妈跟着爸爸做衣服,她不需操持家务事,但要管家里的柴米油盐。退休后,几十年就在老家养老,进入鲐背之年后常说:“我怎么这么长寿了,阎王爷还不收我去?”可心里总牵挂着满堂后代,而且还盼望着能看见第五代子孙。言外之意,活得越长寿越是开心。
刚走不久的胞弟,受上辈和社会熏陶,一辈子不损公肥私。 他是没进过音乐学院的音乐人,吹、拉、弹、唱都会,曾经用音乐舞动乡村。年长后把能产生快乐的技艺传给后人。他又是没进过高等学府的文化人,当过教师,办过小报当过编辑。他也当过工人做过领导,干什么都力求最好。一辈子很聪明,电脑手机玩得滴溜溜的转,麻将、扑克却不会。胞弟吃穿不愁,三个女儿又都成才,他不想过早离去。临终头天还与我说;“放心,放心,我会没事,会没事的”。他不想走,但还是走了。他的一切努力为的是活着日子过的更好,他也喜欢长寿,走了实因疾病之无奈。
已逝的亲人中,还有一大批没有名字的金姓先人,他们的坟茔连成一大片,据说在清末农民起义时被清军所杀。每年祭祀时,氏族长者都会说,他们为当时的百姓而牺牲,子孙不应忘记他们。他们活着时,是“啥意思”。显然他们的活着,不是全为着他们自己。这些已经成灰或者灰都不见了的亲人,没告诉我“人活着有啥意思”。但从他们言行举止看,我隐约认为:争取活的更幸福也更长寿是人之本能;宁可亏己不可损人是人活着的原则,反之,活着就没意思;为别人活的更好而努力,甚至于付出所有,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
图片来自网络
已过世的的亲人以及我对灵魂拷问的回答可不可以,我不敢肯定,但古人及名人说的应该是可以相信的。古人与现代名人是怎么认为的,现摘录如下:
孔子云:“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作家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杭州老金
晚潮栏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