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话蛇 瑞蛇呈祥
骆驼
乙巳蛇年,金蛇狂舞,瑞蛇呈祥。
国乐大典之《金蛇狂舞》,你听过吗?你应该不会忘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上背景音乐的动人旋律吧?正是它——《金蛇狂舞》,烘托出了世界体育盛事的欢腾和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
《金蛇狂舞》,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旋律昂扬激荡,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澎湃激越。
蛇年的狂欢,蛇年的舞动,随《金蛇狂舞》响遍大街小巷,激荡人生。
“要让听的人都激动得跳起舞来!”聂耳说。
音乐家用不朽的音符,塑造出狂舞的金蛇,不屈不挠,昂扬向上,这难道不是蛇年的我们该有的精气神吗?蛇年,听听《金蛇狂舞》,朝气蓬勃,时来运转,水涨船高。没有听过的,还不赶紧听呢?蛇年,不仅要抓紧听,而且要时时听常常听哦!
《白蛇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白蛇,青蛇,许仙,白娘子,法海,这些形象已成为文化的符号,爱情的故事,深深镌刻在西湖。走过断桥,远眺雷峰塔,提起金山寺,道不尽的是许仙与白娘子的海誓山盟,海枯石烂。
千年白蛇化身报恩,千百年来一直津津乐道。游湖借伞、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仕林祭塔等经典故事一如西湖的水,千年不枯,万年不朽。它们悄悄地走进剪纸,登堂入室年画,飞入寻常百姓家。
蛇年,走走西湖,重温一下《白蛇传》,领略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的魅力,跟赵雅芝一起唱响《千年等一回》,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现在还没有结婚而想寻找另一半的男士们,一定要拿上心仪的雨伞,走走断桥,在蓬船里,在荷花岸,说不定会在西湖边邂逅自己的“白娘子”“小青”呢?
美丽的邂逅总是属于蛇年的有缘人,还等什么呢?
女娲与伏羲的像有印象吗?灵光殿,位于鲁国境内,始建于西汉景帝时期,内有繁复的壁画。东汉诗人王延寿游览后,写下来著名的《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是王延寿看到的灵光殿中所绘的伏羲女娲形象。他们上半身不一样,下半身都是蛇躯,却缠绕在一起。今天我们无法看到鲁灵光壁画中的伏羲女娲,但从两汉时期保留下来的很多画像石中,依然可以看到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
无疑,伏羲女娲非凡人,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汉时期的仙人特征,其神秘性所散发出来的神性魅力正是蛇的魅力所在。
蛇年,读读东汉诗人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想象或画画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也同样给蛇年的自己增添神性的魅力!
金蛇郎君,不陌生吧?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此人。金蛇郎君是金庸小说《碧血剑》中的角色。金蛇郎君原名夏雪宜,是一个正邪参半的角色。他年幼时全家被温家杀害,只有他一人幸存,因此他矢志报仇。在一身武功学成后,他盗取“金蛇剑”,行走江湖,因剑得名“金蛇郎君”。复仇中,他杀害大仇人温方禄,掳走了其女儿温仪,却日久生情……
想知金蛇郎君的最后结果,喜欢金庸小说的武侠迷不妨读一下《碧血剑》。蛇年与金蛇郎君,也挺有意思的。
“玄武”,朋友们知道吗?“玄武门之变”呢?
战国时期,“玄武”被确定为北方之神,后因循五行学说成为水神。“玄武”的形象就是蛇龟相结合的形象,在大量的汉代画像中,几条蛇缠绕龟身的玄武形象。东汉后期,道教兴起,玄武被吸收成为该教所尊奉的神明,至宋明,对于玄武的信仰崇拜更加厉害。
北方之神守卫北方,龟蛇一体,安宁守护。
除了龟蛇结合成玄武,还有蛇兔结合成好事成好合。民间有“蛇盘兔,必定富”的俚语。老百姓认为,属蛇的人和属兔的人如百年好合,必定大富大贵。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表达的是美好的祝愿,幸福的向往。
在剪纸界,就很流行“蛇盘兔”的剪纸。构思别具一格,造型生动可爱。蛇卷曲身子,将兔盘起。蛇头回首,兔嘴前亲,两嘴无缝对接。盘中带“喜”,兔耳硕大,四周配以花簇,婚姻的美好幸福跃然纸上。
谁看了“蛇盘兔”的剪纸,都会点赞不已。不发朋友圈,熬得住吗?
天阔云系别螭虎,地回春风见小龙。蛇,有“小龙”之称。乾隆下江南时,误认白蛇为龙,臣民大喜,力图吉利,上下便称蛇为小龙,体现了大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自然的敬畏。
龙寓意吉祥神圣,掌管云雨雷电,象征权力荣誉。蛇,作为龙的衍生物,被赋予神话色彩。在《山海经》中,蛇与龙有不解之缘,形态相似,承载着水、财富、权力和吉祥。在诸多古代传说中,他们为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幻,天经地义,随心而至。在古代祭祀中,蛇常与神仙形象结合,是神灵降临人间的象征,供奉土地以祈丰收。在《诗经》等文献中均有体现,一些地方有蛇崇拜习俗。蛇与龙一样,古往今来,在中华大地如影随形,生生不息。它承载着历史,蕴含着文化,折射着美好。
蛇年话蛇,灵蛇献瑞,瑞蛇呈祥,神州别样!
骆驼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