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的记忆深处,有一座石板溪桥。它宛如一首凝固的诗,一幅古老的画,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那座桥,横跨在清澈见底的溪流之上,由一块块厚重的石板拼接而成。石板的表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温润,仿佛在诉说着曾经无数行人的足迹。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水波荡漾,犹如一首动听的乐章。
小时候,每当夏日来临,我总会与小伙伴们来到这座石板溪桥边。我们会挽起裤脚,踏入清凉的溪水中,嬉戏玩耍。有时,我们会捉鱼捉虾,那灵动的鱼儿在我们的指间穿梭,总是让我们兴奋不已。
“小儿垂钓溪头坐,侧坐莓苔草映身。”正如诗中所描绘,我们也曾模仿着垂钓的模样,找来简易的竹竿,系上细线,挂上自制的鱼钩,期待着能有鱼儿上钩。尽管往往收获甚微,但那份期待与快乐,却深深地印刻在心中。
记得有一次,我独自一人来到桥边。夕阳的余晖洒在桥上,给石板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我静静地坐在桥边,看着桥下的溪水,思绪飘荡。远处的山峦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诗人笔下那无尽的苍茫与悠远。
这座桥,也是大人们劳作归来的必经之路。傍晚时分,他们扛着锄头,牵着老牛,从田间缓缓走来。路过石板溪桥时,他们会停下脚步,在桥边的大树下稍作歇息,谈论着一天的劳作和收成。
有一年的秋收时节,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村里的人们急忙赶着收割庄稼,匆匆忙忙地往家的方向赶。石板溪桥在雨中显得有些湿滑,但大家相互扶持,一步一步地走过。“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在那一刻,这座桥见证了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友爱。
岁月如梭,我渐渐长大,离开了故乡。但那座石板溪桥,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去看望它。
如今,石板溪桥依然静静地横卧在那里,只是它的周围,发生了许多变化。曾经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溪边的稻田也盖起了新房。然而,石板溪桥却依旧保持着它那份古朴与宁静,仿佛在坚守着故乡的灵魂。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当我再次站在这座桥上,心中感慨万千。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故乡的变迁。它是岁月的见证者,是故乡的象征,更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在故乡的记忆深处,那座石板溪桥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不仅连接着此岸与彼岸,更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我与故乡的深深眷恋。
让那份美好的记忆,如同桥下的溪水,源远流长,永不停息。
寒江雪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