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从心出发”团队传来好消息,由本科生自主创新研发的“四维八因子”校园霸凌心理干预模型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直击校园霸凌防治难题,有望为校园安全建设注入新动力。
一直以来,校园霸凌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困扰学校和家庭的一大难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报告(2025)》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校园霸凌发生率达到28%,其中网络欺凌占比超过35%。团队成员梳理近年来关于校园霸凌的案件,发现以往处理这类问题,多是事后介入,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霸凌者的心理根源,效果不尽如人意。
“从心出发”团队迎难而上,对全国2331份样本展开详细研究,终于找出引发施暴行为的四大关键因素。基于这些发现,团队全力投入到干预模型的构建中,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梳理大量资料,并实地走访多所学校、社区。经过反复研究,总结出童年不良经历、暴力接纳度、同辈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这四个关键维度,为潜在霸凌者勾勒出精准的心理画像并进一步细分出“早期亲密关系缺失”“低自尊水平”等8个高风险因子,让校园霸凌干预从过去的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
团队成员集体优化项目中
团队成员在该试点学校与学生小辉(化名)交流时,小辉坦言:“以前心里一烦躁,就想通过欺负别人来发泄,现在老师经常跟我谈心,教我怎么控制情绪,感觉自己比以前平和多了。”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也反馈:“这样早期性的发现与预防,不仅解决了老师难发现这个问题,更是给我们心理老师打了一针安心剂。”为了让模型更好地发挥作用,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四维八因子”校园霸凌风险评估量表,同时上线微信小程序防欺凌自测通道。该系统依据核心因子进行量化分析,结合AI算法,实现了“1分钟快速筛查、四级动态预警”。试点学校反馈:“这个小程序方便快捷,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学生的情况,为预防校园霸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团队成员为被霸凌的小朋友送去的画
防治校园霸凌,学校是关键主体。“从心出发”团队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完善监测平台,和更多学校加强合作,为其提供有效的预防途径。研究负责人窦苑星透露:“团队将会持续进行算法优化,在未来3年内逐步将预警准确率提高至98%,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每个孩子都在安全的校园环境里健康成长。”
爱钱塘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