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篇文章,2.10(正月十三)到家就着手整理,断断续续写了些。有点乱,有点长,有些不着边际。如您有闲、有趣,可以看看!对于曾经,每人都是一样的:有比较,才有得失!
因了孩子初三,今年准备参加中考的缘由,就算过年,他也基本在家刷题,哪都没去。对于我这个喜欢到处跑的人来说,在家是闲得发慌,嘴里都快淡出鸟味儿来了。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快乐的副产品”我们还是需要呵护的。加上我家这位小子属于“社恐”,他也没觉着在家无趣。还是忍着,陪着吧!
机会终于来了!农历十一,妹夫一家提议:快开学了,带孩子去景德镇走走?!我以为“虎妈”会有什么反对意见,结果出乎我意料——她做起了攻略。不得不说,网络时代还是便捷无比的,各种APP省却了很多麻烦事儿。
其实我对景德镇这座城市并不陌生,只不过是二十多年前去过。刚工作时,骑摩托去的,往开化的“十八跳”走,路是真的差!当时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陶瓷真多,那里的菜真辣,那里的女主真娇小……令人人惊喜的是,那里的“客家话”,我百分之五六十是可以听懂的,甚至可以用“山哈话”进行交流。扯远了!人也就这样,一旦记忆的闸门开启,是很难控制住思绪的。
据说景德镇人打招呼的方式,都跟别地不一样:不说“您吃了吗”,而是问“您做瓷了吗”。去景德镇的餐馆吃饭,餐盘里红彤彤的辣椒是最好的配色,各种形状的盘子、碗碟,光是摆盘就是非常好的视觉享受,筷子也是陶瓷的,生怕一不小心就磕掉,吃个饭也是醉了。更为滑稽的说法,景德镇的蚊子不光有艺术细胞,更有艺术“细菌”,不“咬人”还好,一旦叮人,都能叮出个青花瓷图案来……
都说景德镇人从小就会做陶瓷!你若不信,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都会拉坯;ta随便扔块泥巴到地上,都能摔出个碗来。这个多少有点夸张,不过景德镇人从小耳濡目染,玩泥巴确实有一套。
景德镇的拉坯艺人,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能从一大堆泥巴中一眼挑出适合做陶瓷的泥巴。他们的双手就像有魔力一样,能把一团团不起眼的泥巴,瞬间变成一个个精美的瓷器。不过拉坯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可以显摆的。力度稍微掌握不好,就可能把泥巴拉断。你看这泥巴,好不容易上了趟“旋转木马”,结果还没玩尽兴就让你给揪下来了,泥巴会有怎样的想法?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做陶瓷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到了北宋时期,宋真宗赵恒有一天心血来潮,御笔一挥,将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昌南产瓷器质地优良,闻名遐迩,而昌南的谐音就是“昌南”(changnan),在英语里和“瓷器”(china)读音一样。从此,景德镇这个名字叫了快一千年,瓷器也成了我们国家的英文名“China”的代名词。
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它虽没有杭州西湖的秀丽妩媚,也没有扬州瘦西湖的蜿蜒曲折,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却孕育出江南古镇的灵秀之气。漫步在景德镇的街头巷尾,那些青石板路、老宅里弄、瓷片镶嵌的矮墙,不经意间就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不好意思,铺垫了这么多,还没有回到景德镇旅游的正题上。我们得耐得住性子,好东西都需沉淀。不似现在的肥皂剧,男女主角认识了才几分钟,就已经到了沐浴更衣的地步,这是“快餐文化”。我们要“文火”滚豆腐,这样才适合下酒。
从游埠上高速,“高德”提示只有254公里,预计3小时左右到达。这段路,还是熟悉的。从G60转G3,再转杭长、杭瑞。不过老司机,也有意外状况发生。转杭长高速时,跟“虎妈”聊啥,我忘记了,错过了路口,只能开化下高速,重新上道。导致跟妹夫一家,拉开了近15公里的路程,耽误了10来分钟。接下来的路程还是很顺利的,进了德兴境内,路就差去了。途中只去了一趟服务区,跟陪伴46年的“兄弟”握了下手,余下不表。
景德镇北高速口下,花了79块,加上开化的50,多花了十几块。妹夫一家比我们早到,找好了饭店。定位发来,近在咫尺,却没找到。原来是一北门,一南门。停车,步行。
菜,味道不错,提前说过,微辣。量大,特别是剁椒鱼头跟干锅牛蛙,强烈推荐。“绿锦翡翠城”小区,高速出口直走700米左右,“洽点饭”店。妹夫请客,只180。我跟妹夫约好,明天回家还是到这“咪西”完,再回家。
吃完饭,第一站“中国陶瓷博物馆”。不得不吐嘈下停车场的设置,要沿着场馆入口处转一个大圈,停好车,再走回来。场馆边上,做了个大围挡,临时设施,貌似“遮羞墙”。晴天还好,如果是雨天……
由于预约不到免费票,花118买了“二大一小”套票。来了,就要走走。瓷器,我也玩了很多年了,但还是看不懂。真的非常佩服那些只需看眼碎瓷片,就可以掌握各种信息的能者。我就有一位这样的朋友,他的画跟字更是厉害!湖州的,如此说来,也有很多年没碰面了。我很喜欢这些东西,只是价钱太贵。老家“寮角塘”,就是个古窑址,我七八岁,就经常去捡碎瓷片,水浅的时候。几年的时间,也积攒了两大编织袋,带花纹的瓷碗底。只不过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爸说我心思没放学习上,全给扔了。那时,我虽人高马大,但不敢有个性!扔就扔了吧,现在想想,也是可惜的。万一有啥绝品或孤品!?人生少奋斗几十年的,就不光光是我了。
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既然不能所有,那就曾经拥有吧。
坐电梯先上七楼,从上往下依楼层参观。七楼没啥东西,以雕塑群形式,展现制瓷的七十二道工艺。由于在顶楼,玻璃天幕,加上阳光也好,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怎能不佩服现在女性的审美水平,还有穿衣风格!?鲨鱼裤、美体衣,加羽绒服,拉链解开……
不知道有多少男性朋友和我一样?我真的不知道,我视线应该往哪移!平视,各种大小的坡度;往上,深浅不一的沟;往下,宽窄各异的三角区……哎,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可能,我在渐渐老去吧?
六层是新中国、民国瓷器展厅,实用器具为主,跟我们现在使用的陶瓷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我建议有机会去的朋友,看看“7501”瓷,确实震撼。
最令人记挂的,莫过于十八罗汉,还有“无语佛”,我不知道该用何种语言去赘述?还是不说吧!“无语佛”的火爆,真的没来由。“三分疲惫、三分震惊、两分无语和一分摆烂”,是我们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无语么?
运气不错,同一楼层还有宋瓷展。只可远观,不能亵玩。憾事!看展中,孩子一直跟着我。他问不完的问题,我也只能用我有限的知识储备去应付。被问多了,我吼了句:“我是小灵通还是电脑?你的手机,仅仅是个游戏机?”忘了,更多时候是个“打卡机”,这是题外话。
五楼是明、清官窑器展厅。以往只能在图片、电视上看到的皇家用具,此时此刻就在我们眼前,只不过是隔了块厚玻璃。不是专业人士,看不出到底好在哪里。我只知道贵、值钱,自有它的价值所在。我也有些嘉道年间的瓷器,民窑,品相还好,不贵。还有个同治款的小杯,不知道真假,买时也花了中百,不否认当时是有“捡漏”的心理。自己喜欢就好,现在也随性了。
第四层是新石器、唐、宋、元展厅,展示的是从陶到瓷的转变过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是“牛逼克拉斯”的存在!ta是怎做出第一个陶器的?牛顿被苹果砸到头,有了“万有引力定律”。那是谁?坐哪?被啥砸到了?……
唐代的器具,还是介于陶与瓷之间,是材质的问题,还是温度高低的影响?这是研究者思考的问题,我是来看看的。镇馆之宝元青花,以及很多值得看的青花瓷都在这层。我们按年代去寻找: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元代),天青釉刻如意耳梅瓶(清·康熙),粉彩百鹿尊(清·乾隆)……太TMM值钱了!我现在又纠结于我爸爸,扔了我那两大编织袋的碎瓷碗底。
这一楼层,还展出了四川出土的窖藏宋青白瓷与“南海1号”出水的文物。我也只能用“哇”与“哇噻”,这三个字形容自己的情绪了。对于这些“上饶玉”,我不知道该用哪些词语去表达与描述。
三楼展厅是关于景德镇瓷器历史文化的介绍,既有实物,也有文字记载,匆匆掠过。旁侧是文字打卡的地方,花30买本册子,可以在上面勘印铭文。孩子不喜欢,他说还不如买吃的。他是实用主义兼“食用”主义者,我觉得以后很多的“陈规旧矩”,都是他们这辈人去改变的。
出来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陶阳里、抚州弄、陶溪川……都在同一条线上。想着抚州弄解决晚饭,陶溪川逛下夜市,当时也没考虑住的问题。
我们还是低估了热点旅游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高德”地图,一直将我们往小巷子里带。御窑厂、陶阳里,就在眼前,可就是没地停车。提示的地下停车场,入口站着管理人员,不让车进入。车子,只能从小巷子里钻出来。途中,跟妹夫一家分散了。只能电话联系,兜了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御窑厂附近,入住“良景观澜”。妹妹定的,299,大床亲子房,性价比不错。钱发去,退回,反复几次。得!
办好入住,商量晚饭问题。抚州弄,离住的地方200米左右,走走,顺带祭“五脏庙”。
抚州弄,仅是条小吃街而已。“弄”,在景德镇是小巷的意思。“抚州弄”的牌坊下边,是第七小学。个人有个非常疑惑的地方,短短距离,几分钟就能走完的小吃街,对外曝光率,怎么会这么高?两侧仅是一些食铺,间或售卖小物品的摊位。个人觉得没什么惊艳的,不过人确实多。
陶瓷手链,10元四串,童叟无欺,外甥女还要跟摊主还价。怪不得义乌人会赚钱,生意经是骨子里生就的。
弄口排了长队的油条包麻糍、皮蛋鲜肉饼、爆汁鸡叉骨……口味上都差不多。让我来感觉的,还是烤肠。包着大葱,烤好了,撒上调味粉。虽然特意交代不要辣的,可吃着还是流泪了。22一根,配5块一瓶的豆奶,有些奢侈。路上的牛骨粉火爆,没吃。穿过拥挤的人群,十来分钟,我们也冲到出口了。
既然到了江西,怎能不吃江西小炒?找了弄口的加盟店,就坐、扫码、点餐。老天爷!想吃的菜,不能免辣!试试吧!菜上来了,都是辣椒,辣椒里找食材!不敢点了,想着晚上加个餐!没比较,就没有伤害。跟“洽点饭”店,真的没法比较!不管是味道、价格,还是食材数量。
晚上逛陶溪川,是很好的选择。饭毕,滴滴,10块钱。陶溪川是文化街区,距离雕塑瓷厂不远,老厂房改造,类似于北京的798文化街区。到处是人,到处是个性化的陶瓷作品。
兰溪的“兰棉”、“兰冶”,如是。缺少的是各种艺术空间、工作室,或是政策性的扶持?为啥会昙花一现?
红砖、大烟囱,是陶溪川最显著的标志。说是本来有四根烟囱,现在还剩两根,其中有根叫“卫星囱”。至于名称的由来,有兴趣的可以“度娘”。
夜幕降临,华灯初起,陶溪川文创街区被璀璨夺目的各色灯光勾勒出流光溢彩的一道道彩色的线条。
伴随着年青人的歌声与吉他声响起,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在这里,悠哉游哉地逛逛陶瓷集市,听歌,散步,品茶,做陶艺……尽情地享受千年瓷都景德镇独有的一份艺术与思想交互碰撞的美好时光。
氛围真的好!看看帅哥美女,也是享受。这里的摊主,都是陶瓷专业科班出身。只是原创作品太贵了,令人窒息。我看上了一套堆雕茶具,一个茶壶,一个公道杯,一个主人杯+三个茶杯,还有陶瓷茶台,5300,一分不让。我一个月工资都不够,我能理解,但太伤自尊了!
话说回来,自尊在价值面前,一毛不值!谁让自己当初没做好选择,不在可以拼搏的年纪去搏一把呢?如能一技傍身,除了温饱,也可财富自由,甚至是时间自由了。
转了两个来小时,看到的,我都喜欢,无奈囊中羞涩。罢了罢了……经不起诱惑,我还躲得起!
有个性的原创我要不起,难道工业流水线的产品,我还无福消受?转战陶阳新村!
模式差不多,不过商业气息更浓厚,到处是减价招牌,逛逛还是有收获的。可以送人的商品很多,陶瓷手串10元5串。但看了下,瑕疵不少。贵,还是有贵的道理的!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茶具,100块三套,还有精美的手袋包装。茶杯,10块四个,任选……丢失的自信,在此刻膨胀!从先前的只能看看,变成了买买买……吃饭的碗,买了一套,只要25块。窃喜的,不知是我,还是摊主?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无道理。
又逛了一大圈,肚子开始唱“空城计”。孩子本来说不吃的,在我的怂恿下,点了五个烤生蚝,一碗牛骨粉,共30。我又去别地,买了一份的臭豆腐,加了酸笋,味道极美。
我一直以为牛骨粉的做法跟兰溪一样,面里加浇头,结果跟我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牛骨粉,是骨头一碗,粉一碗,看着还行,闻着也还好,只是感觉辣椒太多。老板说,牛骨头是卤煮的,辣椒仅是调味而已,要吃辣,再加上。
孩子尝了下,说辣度可以接受,我也尝尝,确实可以。打电话给妹夫,他说不吃了。也罢!作为肉食主义者,我不可以放过这机会。只是吃着吃着,辣的后劲上来了!大汗淋漓,确也舒坦。
各自滴滴回宾馆,洗澡睡觉,看了下手机自带的“健康数据”,行走路程10+km。“特种兵”般的行程,虽然有点累,但床实在是过于松软,我难以入睡。不久,孩子便已酣然入睡。
第二天醒来,已六点多,准备去雕塑瓷厂,是昨晚商量好的,如果时间允许,再去下三宝村。磨蹭了下,都八点多了。由于住宿的地方,不提供早餐,只能二刷“抚州弄”。
妹妹说,她想吃牛骨粉。我本来想说辣度有点大,跟我们那边做法有差异,想想还是算了。新鲜事物,都要去尝试一下,不尝试,怎知晓拥有东西的珍贵?找了“樊氏牛骨粉总店”,说是必打卡点。六个人,点了一碗20的粉,一碗20的面,还有大份30的面。不是节省,而是我不大习惯这种口味。等早餐的过程中,我又去抚州弄转了一圈,油条店生意最好。等不及排队,只能买了份煎饺。颜色金黄,估摸着味道也不会差。
回到店里,他们已经吃上了。戴着塑料手套拿着,嘴里啃着。小贝湿润的眼睛,已经说明了一切。从前台买了豆奶,确实解辣。子墨怕我没得吃一样,又是夹面,又是递手套。尝了一口,味道不如昨晚那家,肉量也不多,真的是骨!我跟妹夫说,昨晚让他一起吃。他不来,亏了。其实,我们到一个陌生地方旅游,在吃这个“面”上,随大流,网红店是有很大优势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晓得自己的斤两,但在别人心里的份量,是由其他人说话的嘴决定的。
雕塑瓷厂,也在同一条路上。从住宿地出发,开车又经过昨晚的陶溪川。白天,又是另一番滋味。看不到摊位,只有三三两两的路人。或许,黑夜霓虹灯下的你我,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往前几分钟,就到雕塑瓷厂了,在一个上坡。车位已停满,道路两旁都是车。我停车瞭望的位置,刚好有空位。当我踌躇犹豫时,边上摆摊的一位摊主说,他们这边不抄牌、不拖车。我想想算了,万一呢?罚款没事,扣分没事,到时通报批评,还要写检讨书,我可扛不住。
让孩子跟“虎妈”先去,我调头找车位。往回开四五百米,“李家坳”牌楼进去,有很多空余车位。打电话给妹夫,他已找到停车地方。说好汇合地,我只能往回跑,时间宝贵啊!100+kg的体重,是需要运动下的。这么一段距离,还好。
雕塑瓷厂的经营模式,其实与陶阳新村一样。讲求的是薄利多销,基本是流水线上出的商品,没看到有啥不一样的。转转就好,勾不起啥购物的欲望。位置是大,更有体验区。玩泥巴,做陶瓷,29块起步。这个孩子是喜欢的,父母也可以趁机歇歇脚。小贝跟子墨也去玩了,两人玩了个把小时,等我回来,拉坯机上的泥巴都没了。
孩子玩的时候,我出去转了下。在一家店,看到了自己中意的瓷板画。老板开价不贵,我也很想拿下。但考虑到,后备箱放不下,只能作罢。老板加了我微信,说有需要联系他,他会快递。聊天中,了解到他原本是雕塑瓷厂的工人,今年也快六十了。他原本做立体造型的,年轻时,啥都无所谓,职称未评,也不会包装自己。瓷厂分流后,别的不会,只能干老本行。哎……各行各业,其实都一样。说难听点,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说好听点,好酒也要勤吆喝。都是一个理:情商高于智商!
我们纠结于陶阳里的御瓷厂要不要去,其实去不去都不重要,问题在于闭馆。三宝村呢?也不去了!都差不多!车子不能直接到达,走路时间不允许,孩子骑小电驴,我们也不放心。咬咬牙,不去了!刚好,堂弟电话打来,提醒我们晚上到他家吃晚饭,几天前就约好了。那就这样了,出发回昨天的那个“洽点饭”店里吃饭,然后回家,反正高速路口就在那。
出雕塑瓷厂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摊位,他卖的是“拇指盆景”。我看上了两盆,30成交。其实是冲着他的话买的——家有黄杨,必出栋梁。完美!管他出不出栋梁,就这口才,300都乐意!
开车去饭店的路上,电话联系妹夫,说浮梁古县衙也不去了,虽然同一个方向。那事情就简单了,干完饭,就出发回家。
店老板看到我们很是惊讶,以为昨天我们是开玩笑的。点菜、开吃,味道比昨天有提升,也算熟客了,老板竟然没放辣!量还是大,更让人惊讶的是价格。
吃好饭,看了高德,提示我们直接走351国道。昨天来时两个多小时,今天预估五个小时到!等我们吃晚饭咋整?
WK!干就完了!出发!
……
糟糕,忘了一件事,瓦罐汤忘喝了!
后记:到堂弟家都快八点,婶婶重新热了饭菜。路上遇了些状况:银岭关堵了近半个小时;限速开车,开到腰痛,没忍住,开化境内的池淮上了高速;转不了G60,只能G3往衢南下的高速……多开了近80公里!
这次景德镇之行虽然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这里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里的自然风光秀丽迷人、令人陶醉。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景德镇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奥利给!多赚钱,买套自己喜欢的茶具!
(图文原创)
雷圣初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