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爱心义剪、“公益捡跑”、家电维修、健康检查……连日来,福明街道各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掀起一阵又一阵学雷锋热潮。
在福明,志愿服务精神早已化作日常的温暖底色。多年来,福明街道深耕志愿服务领域,下辖14个社区挖掘自身优势,立足社区实际,在助老助残、环境美化、服务幼小、社区治理等方面创新举措,打造特色品牌。近年来,一个个极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成了辖区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志愿服务在社区的每一处角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老助残
共筑温暖家园
福明街道辖区面积广,下辖14个社区,其中不少社区由安置征迁小区构成,老年居民数量大。近年来,为精准服务好老年、残疾居民,各个社区积极开展有益探索,从行动辅助、就餐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满足老年、残疾居民的需求,涌现出一批为老助餐的志愿服务项目。
图为福城社区“亮灯行动”志愿者为结对老人送亲手织的帽子。
在新城社区,活跃着一支慈善义工团队,“幸福到家”慈善义工,每个月都会来到结对的孤寡老人、高龄独居老人家中陪聊天、打扫卫生,每逢节假日,还会带上慰问礼物。
新城社区共有70岁以上老年人1171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5%。2009年初,新城社区就组建起“幸福到家”慈善义工团队,由热心居民志愿者、网格员等组成。从成立最初的20多名成员,到如今的100余名成员,这支义工队伍人数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自2023年以来,随着第三方养老组织的加入,“幸福到家”慈善义工团队的助老形式更为丰富、活动频次也更高,让老年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我们社区的老年人占比较高,每到冬天,好多老人都为清洗厚重的冬衣、冬被犯愁。”碧城社区网格员田娜说,对于老年人而言,干净整洁的衣物与被褥不仅关乎到生活品质,更是老人尊严与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自2022年起,该社区特别推出“净暖夕阳”志愿服务项目,专门为高龄老人提供免费洗衣、洗被服务。
图为新城社区“幸福到家”慈善义工为独居老人送元宵。
依托“绿·益”党建联建单位,碧城社区成功众筹资金,“巾帼芳华”志愿服务团队携手第三方专业洗衣机构,共同承担洗衣、洗被工作。志愿者还负责上门收取、送还衣物,同时在社区内设置了固定服务点,方便行动相对便捷的老年人自行送洗。
每次取送衣物期间,志愿者都会主动陪老人唠唠家常,仔细留意他们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给予贴心关怀。项目运行3年来,已累计为辖区老人提供160余次送洗服务。
3月3日上午10时,在波波城社区“乐龄小院”内,“银龄互助队”志愿者张启香正在忙着煮饭、备汤,进行用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0时40分左右,第三方配餐公司就将不锈钢容具装的5个菜品送到了。
为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养老助餐需求,去年6月,波波城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了“乐龄小院”。社区联合第三方送餐服务机构,在“乐龄小院”内设立助餐点。为减轻老年人的用餐费用负担,社区热心志愿者组建起“银龄互助队”,成员们轮流上岗,不仅负责就餐场所的卫生打扫,还为前来就餐的居民提供免费米饭和汤品。对于高龄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为更好地关爱老年人,东城社区挖掘有意愿、有资源、有能力的商家志愿者,合力建设“锦绣安康”助老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商居联盟品牌。
目前,共有20余家爱心店铺资源参与到助老联盟中:每周开展义诊义剪、修伞修家电等公益活动;每周组织古筝、声乐、吉他、木兰拳等文化艺术培训,让老年人“老有所学”。
作为以安置小区居民为主的社区,和城社区针对空巢、独居、失独老人这些特殊群体,推出了“屋里乡”服务项目,联合专业社会组织,为特需家庭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如在忆江南北区的活动中心打造温馨的“屋里乡”阵地建设,搭建“屋里乡-网格服务”服务模式,配备“屋里乡服务网格员”,设立才艺服务岗,邀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代表组建“巧手联盟团”“书画养心室”等,定期开展“志愿进屋里,服务屋里乡”活动。
图为仁城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拍摄艺术照。
“卷得再松一点,稳住外框定型。”近日,在陆嘉社区残疾人之家,一堂非遗卷纸手工课正在开展中。老师耐心指导,学员们专注投入创作。
2024年初,为提升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生活、社交和就业能力,陆嘉社区引入第三方全托看护服务,打造“苔花里”助残品牌。残疾人之家率先开展卷纸非遗培训,起初一周一次,自9月以来变为每日常态课,效果显著。学员从卷纸都困难,到能熟练卷出各种形状,作品从简单画框进阶为立体成品。志愿者设计师结合学员特点,研发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2024年,陆嘉社区协助残疾人之家举办了16场义卖、拍卖等爱心活动,将所得善款全部回馈给学员,激励他们勇敢前行,让每名残疾人都能在关爱下绽放生命光彩。
挖掘“民星”
推动社区治理
在明城社区,活跃着一群朝气蓬勃的“明Z少年未来体验官”青少年志愿者。别看他们平均年龄仅12岁,却个个才华出众、活力四射,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了社区的“治理小能手”。
在社区元宵晚会中,小小“双语讲解员”陪伴外籍居民,并用流利的外语为他们讲解传统习俗,让外国友人也能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小小网格员”穿梭于19段河道之间,深入了解社区环境,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活动策划师”发挥奇思妙想,投身夏日夜市的策划工作,从摊位布局到活动流程,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打磨;“平安小卫士”参与编排“开学法治第一课”普法舞台剧,通过角色扮演传递法治观念。
为给“明Z少年”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明城社区整合辖区单位资源,与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宁波市巡特警支队、宁波市城市展览馆等30家企事业单位携手,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内容精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无独有偶,在宁城社区,同样活跃着一支小小网格员队伍——“小宁盟”志愿服务队。小朋友们穿着标志性的“网格蓝”服装,走进居民家中看望独居老人,践行“家园爱”服务理念;他们来到清凉驿站,为户外工作者精心制作清凉用品,展现“家园礼”的关怀;他们走进甬剧艺术博物馆,担当起小小讲解员,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甬剧艺术,享受“家园乐”。
图为宁城社区“小宁盟”志愿服务队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用品。
每年春节前,江城社区都会开展“暖心全家福”公益拍摄活动,至今已持续11年。居民罗先生一家已连续5年报名参加此活动,他表示,感谢社区提供这样的机会,帮他们一家人定格美好的幸福时光。
今年,该志愿服务活动有了更多的志愿者和共建单位参与,形式也更高级。在社区“有邻感”生活馆内,布置了红火年味的拍摄打卡区、幸福影像展和数字互动屏;以青年摄影师陈乾斌、贾林涛、鲁巍为核心的专业志愿团队,提供从姿势指导到光影调试的全流程服务,让普通家庭享受影楼级拍摄体验;与浙东OPPO开展党建联建,引入高清摄影设备、定制化主题背景墙及便携式打印机,实现“即拍即取”的便捷服务。
2月27日,新源社区兰亭绿源小区中庭热闹非凡,一场便民服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应师傅,这把刀缺口了还能补救吗?”在活动现场,磨刀具、义剪、咨询服务等志愿服务摊位前围满了居民。
这些志愿服务摊位都来自“新火燎源”民星工坊。近年来,新源社区积极挖掘“社区民星”,从多领域组建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团。
如应师傅修理铺,主理人应岳春为居民义务通下水管道、修空调以及维修小家电、磨刀,还提供工具免费借用服务;“墨之缘书画协会”汇聚爱好书画的居民,定期组织活动,让爱好者交流、学习;爱在“义”起暖心理发队由新源社区名竺理发店组成,自2009年起就为小区生活困难居民义剪,每周一到周三,70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到店免费理发,行动不便者还可享受上门服务;“友邻说”圆桌会议则由宁波市社区治理达人高洋江主理,推出公益创投项目,为小区微改造出谋划策,借助公益组织筹集资金,助力社区发展。
关爱幼小
守护健康成长
3月1日一早,一场共有35人参与的“公益捡跑”活动在福明家园社区开场。小朋友们在家人的陪伴下,手持垃圾袋与火钳,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发,他们一边奔跑,一边仔细搜寻着地上的垃圾,不放过任何一个烟头、一片纸屑。
图为“福娃公益跑团”在家长陪同下,参与社区“公益捡跑”活动。
参与此次活动的孩子,年龄跨度从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他们都是“福娃公益跑团”的成员。每个孩子手持工具夹和垃圾袋,在慢跑中俯身拾起地上的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土地。
“福娃公益跑团”自2005年成立,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蔡朝阳是该跑团的发起人。作为专业的传武和搏击教练,他定期为跑团成员提供专业指导。
蔡朝阳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带领跑团不断发展,现有跑团成员35人。他们中,有宁波市乐源幼儿园的萌娃,也有曙光中学、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
每年3月,跑团都会组织公益跑,边跑边捡拾垃圾、宣传文明理念;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小晨鸟”主题公益跑,让孩子们在假期仍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拥抱健康生活。
“这次活动太有趣了!在奔跑中,不仅锻炼了身体,结识了新朋友,还为小区做了贡献。”当天,10岁的李钰恒带着7岁的妹妹一起参加了公益跑。
在孩子们的带动下,不少祖辈、父母也加入进来,和社区网格员、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志愿者一起,以脚步丈量、用汗水传递活力,让公益与运动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跑团的带动下,福明家园社区运动氛围愈发浓厚。未来,跑团还将继续策划多元活动,让更多居民享受运动的快乐,让社区更加文明和谐。
3月3日下午,“新心向荣”托管学堂在新源社区正式开班启动,首堂公益心理课吸引了30多组亲子家庭踊跃参与。
“有了这个托管班,孩子写作业就不用我操心了,有专门老师辅导,还不收费,社区真是太贴心了!”居民王奶奶下午4时接到读小学的孙子后,便径直将他送入了这个全新启用的社区公益托管学堂。
据统计,新源社区内在读小学生共有680人。由于小学放学时间比较早,双职工家庭大多依靠祖辈接送和看管,不少家长对此心存顾虑。为解决双职工家庭的这一困扰,新源社区携手鄞州重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设公益儿童心理学习成长营,托管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的16时至17时30分。
该成长营在托管时间内,不仅提供作业辅导,还为孩子们开设了美术、书法、经典电影赏析等素质提升课程,并定期推出系列心理课程,全方位守护辖区孩子健康成长。
图为明义社区“护苗行动”小朋友参加非遗传承活动。
明义社区护苗成长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24年7月,由12名热心育儿的“全能妈妈”组成,不到一年时间,已累计服务200余人次。队长亚苗苗既是社区社工,也是二胎宝妈,多才多艺的她积极策划多元主题活动,覆盖儿童安全、心理、兴趣培养、法治教育及健康管理五大方面。例如在暑期“安全小卫士”活动中,孩子们通过逃生演练、情景剧模拟火场救援,以及趣味知识问答,掌握了应急技能。6岁的罗婧桐在活动后不仅熟练背出急救电话,还化身“家庭安全督导员”,提醒家长检查电器隐患。未来团队计划拓展“亲子课堂”“创意手工”等形式,以更专业的服务浇灌社区“幼苗”,守护其向阳成长。
为解决社区双职工家庭寒暑假带娃难题,从今年寒假开始,仁城社区推出面向双职工家庭孩子的全面托管服务。社区组织了网格员与热心志愿者,在寒假里,为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值得一提的是,一名高中生还主动报名当起志愿者“小老师”,耐心为低年级小朋友答疑解惑。该社区后续将持续优化服务,增设兴趣课程。
鄞响
宁波市鄞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