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渝中还沐浴在万里晴空那璀璨的阳光之下,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块无瑕的蓝宝石,澄澈而又深邃,微风轻拂,带来丝丝温暖与惬意。然而,今夜却画风突变,渝中已悄然沉浸在绵绵春雨那轻柔的抚摸之中。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地洒落,仿佛一层薄纱轻轻地笼罩着大地。
就在这滴答的雨声里,远在四川巴中的老乡打来电话。那熟悉而略带疲惫的声音,仿佛一阵带着记忆的风,瞬间将我的思绪拽回到了那片魂牵梦绕的丘陵。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他那带着浓厚乡音的声音传来:“喂,老弟啊!”我赶忙回应,几句简单的问候过后,他的话语便如开闸的洪水般倾泻而出。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到春耕的时候咯,我这每天从早忙到晚。想起小时候,家里穷啊,父母走得早,我跟着爷爷奶奶,就靠着那几亩田过活。每到春耕,天不亮我就跟着爷爷到地里,爷爷手把手教我咋耕地,那时候虽然累,可心里踏实。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小时候的我,家境贫寒,父母早早就离了婚,他只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那几亩薄田,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指望。每逢春耕,晨曦还未完全照亮天际,年纪幼小的他就睡眼惺忪地跟着爷爷,深一脚浅一脚地迈向田间。爷爷粗糙却温暖的大手,紧紧握着他稚嫩的小手,耐心地教他如何握紧犁把,如何引导老牛前行,如何让犁铧恰到好处地翻起肥沃的土壤。那老牛沉重的蹄印,在湿润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仿佛是岁月的印记。“娃啊,这土地是咱的命根子,只要咱勤劳肯干,就不会饿着肚子。”爷爷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
成年后的他,娶了邻村温柔善良的姑娘。新婚的喜悦还未散去,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他们肩头。那是一个普通却又充满希望的清晨,阳光刚刚洒在村庄的屋顶,老婆勤劳贤惠,每日黎明即起,为一家准备简单却充满温暖的饭菜。袅袅升起的炊烟,是家的象征,也是生活的气息。饭后,夫妻俩并肩走向田间,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的汗水,一滴滴洒落在土地上,滋养着希望的种子。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这对善良的夫妻出难题。
一次意外,妻子不慎受伤,身体自此落下病根,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在田间健步如飞。家中的重活累活,一下子全落在了我一人身上。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照顾好妻子的起居,然后匆匆赶往田间。在炎炎烈日下,他弯着腰,一株株地除去杂草;在狂风骤雨中,他披着蓑衣,仔细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夜晚,当疲惫的身躯躺上床榻,我的梦里依然是那片生机勃勃的田野。
后来,我们有了孩子。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能读书识字,走出这片大山,我更是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劳作。播种时节,我蹲在田垄边,小心翼翼地将每一粒种子放进挖好的小坑里,仿佛在安放一个个珍贵的梦想;施肥的时候,我背着沉重的肥料袋,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却顾不上擦拭;灌溉时,我守在水渠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水流,生怕有一点疏忽。孩子渐渐长大,最终离开了大山,去了繁华的城市读书、工作。我和孩子她妈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守望着那份深深的眷恋和牵挂。
我静静地听着,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已静止,唯有那从电话中传来的声音在耳畔清晰地回响。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能够透过这冰冷的通讯设备,真切地看到电话那头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那脸上深深的皱纹,如同岁月镌刻下的一道道沟壑,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与沧桑。还有那湿润的眼眶,其中饱含的泪水似乎随时都会夺眶而出。
“如今又是春耕,我独自一人在这地里忙活,想起以前的种种,心里不是滋味。但只要这地还在,我就有盼头。”他的声音略微颤抖,带着浓浓的乡音,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我仿佛看到他在那广阔的田地里,孤独的身影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那般渺小却又坚定。曾经,他或许与家人一起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间地头。然而如今,只剩他一人,可即便如此,当他望着那片熟悉的土地,眼中依然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土地,是他一生的寄托,是他灵魂的栖息之所。只要土地还在,他便能从那深沉的泥土中汲取力量,便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继续在这春耕的时节里默默耕耘,期待着收获的那一天。
如今,又到了一年的春耕时节,打电话的人独自牵着那头跟了多年的老牛,缓缓走向熟悉的田地。老牛的蹄子踏进松软的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打电话的人目光专注,觉得手中的犁把仿佛是身体的一部分。
看着新翻的土地,思绪万千。这片土地见证了青春岁月,见证了从相识到相伴的点点滴滴。想起那些年和爱人一起在田间劳作,累了就坐在田埂上,相互依偎着,看着绿油油的庄稼,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想起孩子小时候在田边捉蛐蛐,弄得满身是泥,却笑得无比灿烂。想着想着,眼眶湿润了,泪水混合着汗水,滴落在脚下的土地里。
但知道,生活还得继续,土地还在等待着耕耘。弯下腰,仔细地将种子播下,每一颗种子都承载着希望和梦想。仿佛能看到不久之后,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打电话的人的心中也充满了新的期待。期待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期待着孩子能常回家看看,期待着能和爱人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相伴,走过更多的春夏秋冬。
挂了电话,我的心情犹如被投入巨石的湖面,久久不能平静。这位老乡的回忆就像一部不停播放的影片,在我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不断浮现。他的坚持,那是无论面对多少困难都不曾动摇的决心;他的艰辛,是日复一日辛勤劳作却从不抱怨的坚韧;他对土地的深情,犹如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深沉而又真挚,这一切都让我感慨万千。
岁月如无情的刀,在他们的脸上毫不留情地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那每一道皱纹仿佛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他们的背驼了,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般挺直;腰也弯了,承载着生活的重压。他的生活简单纯粹得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没有丝毫的杂质。他的情感真挚深沉,如同地底深处的岩浆,炽热而持久。他与这片土地相互依存,土地给予他生存的依托,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一个农民的坚守与执着。他用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弯腰,诠释着对土地深深的眷恋和热爱。
在这个繁华喧嚣、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常常盲目地追逐着所谓的梦想和成功,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吸引,却忽略了像这样老乡这样朴实而坚韧的生命。他们默默耕耘,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用汗水浇灌土地,用勤劳书写生活。他们的故事或许平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温度。那是一种源自生命最本真的力量,一种能温暖人心的温度。
我望着窗外那如丝如缕的春雨,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们是不是在匆忙的脚步中,遗忘了那份对土地的敬畏?是不是在追求繁华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活本真的追求?他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声音带着岁月的厚重和生活的质朴,提醒着我,无论走多远,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绚烂多彩,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那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和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因为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聚焦巴中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