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个周末难得的大晴天。一早,约上几个朋友驱车来到山野挖野菜。
清晨,薄雾,晨曦糅合在乡村湿润清新的雾气里。春天的田野,雨后初晴,万物复苏,野菜们也纷纷探出嫩芽,一路春风野菜香。在这个时候,走进大自然,挖取一份天然的美味,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养生之道。
荠菜是野菜之王,可惜我们找到的这块田野,荠菜不是很多,但是一丛丛的野苦麻菜和野胡葱到处都是。野菜很有趣,一般都是扎堆的。野苦麻不像荠菜要用小刀探到根部,要小心翼翼地整株挑起来,而苦麻菜的植株很大,你可以用手直接掐或用小刀割那嫩嫩的尖。过几天,暖阳再烤,春雨一润,又舒展出了枝丫,所以可以生生不息地采,甚至可以采到夏季。这个周末,温度急窜到二三十度,暖阳毫不吝啬地倾泻在田野上。诗经云: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苦野菜好像一夕之间长肥窜个,我们几个采得非常过瘾,一下子采了一篮。
“日暖风和大地均,村边野草美颜新,野葱郁郁如蒜苔,鸭脚苍苍似锦鳞”,野胡葱也是春天很普及的野菜。而且野胡葱很容易挖,它是丛生的,就像挖土豆番薯一样,挖开泥土,一大束胡葱可以连根拔起。胡葱有非常浓郁的香味,即使你的手在小溪里洗过无数遍,还是有一股葱香。沿着小河的岸边,长满了一丛丛的野葱,土地很是湿润松软。我探到根部,揪住一丛,连根拔起。胡葱长着一个个白白的圆圆的葱头,葱头处还有长长的根须,还有长长的一截葱白,绿油油的葱叶。野葱的生长季节也很长。尤其是清明节前后最盛。
胡葱炒鸡蛋,这可实在是我们小时候的美味啊!
小时候,父亲承包过哺坊,清明前后,已经开始孵小鸡了。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来的,鸡蛋孵了几日,哺坊师傅把蛋放墙壁洞里一照,就断定不可能成为鸡了,就挑出来。这种蛋比新鲜鸡蛋要便宜很多,父亲时不时会去买几斤。印象中这种蛋,父亲叫做“浑蛋”,就是敲开时,蛋黄和蛋清已经混合在一起了,有时还能见到几丝血迹。其实,还有一种孵的日子更长,但鸡就在蛋里面夭折,甚至已经长出鸡毛了,就是所谓的活喜蛋,我们家乡话叫“盘头蛋”,听说很补的,还可以治头痛,这种蛋价格很贵,偶尔会打一下牙祭,但吃起来确实有点疑心。还是回到浑蛋吧!那个时候父母亲好像有干不完的农活,但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在田间地头揪一大把胡葱回家。我们放学回家,老远就能闻到从厨房里飘出来的胡葱炒蛋的香味。我们姐弟三都会站在灶台边,央求母亲先夹点给我们吃。今天回家我也如法炮制,把胡葱切成碎,直接放到鸡蛋液中搅拌均匀,红锅热油煎,野野的香味随着热气升腾,也葱香味四溢,即使我用的新鲜土鸡蛋,但还是吃不出小时候的那种味道。也许变的不是味道,而是我的心境。
采来的苦麻菜,用水焯一下,焯水的时候在水里放点盐或小苏打,捞出来就会绿绿的,先放在清水里浸泡着,养出苦味,拌上豆腐,拍点蒜泥,和点香油,包个馄饨,做个麦饼,甚至凉拌,都非常的好吃。这绝对是乡间美味,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无私的馈赠,更是春天的味道。
挖野菜的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还可以让我们学会珍惜感恩。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找到内心深处的宁静平和。
楼利香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