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杭州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理发店内,张能庆公益服务站的“银丝坊”项目正式启动。这一天,创始人张能庆带领首批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免费理发,自此开启了“以剪为媒、传递温暖”的十年公益征程。
2025年3月1日,同样是龙抬头的日子,吴山雷锋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上,银丝坊的十多名理发师再次集结,为数百名市民提供公益理发服务,用行动诠释“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
十年坚守:从社区理发店到城市公益品牌
银丝坊的诞生源于张能庆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从2000年开始,他在社区走访中发现,许多老人因行动不便或经济困难,理发成为生活中的难题,他一直为老人开展义务理发,为此,在2015年他联合理发师志愿者创立了首个公益理发点,承诺每月为老人提供免费服务。龙抬头当天,志愿者们用一把剪刀、一张围布、一颗爱心,点亮了社区互助的星火。
十年来,银丝坊从单一服务点发展为覆盖杭城的公益网络,累计设立10余个固定理发站,组建一支专项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更延伸至贵州等偏远地区。截至2025年,项目累计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超10万人次,获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浙江省重点志愿服务十大项目”“杭州市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等多项荣誉。
龙抬头再聚首:公益与民俗交融的盛景
2025年3月1日清晨,吴山广场雷锋广场上,银丝坊的志愿者们早早搭起橙色帐篷,摆好理发工具。这场十周年特别活动以“银丝十年·益路同行”为主题,不仅延续了传统理发服务,还增设了健康咨询、法律宣传、小修小补等众多便民项目。活动由上城区文明办指导,张能庆公益服务站联合47家社会组织共同举办,吸引了超千名市民参与。
现场,一位87岁的王奶奶在志愿者搀扶下坐定,感慨道:“十年前我就在劳动路社区银丝坊理过发,没想到这把‘爱心剪’一直剪到了今天!”志愿者们不仅修剪银丝,更与老人聊家常、问冷暖,让服务充满温情。活动当天,共为200多人提供理发服务,更为1000多人次提供小修小补、中医义诊等服务,成为杭城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党建引领:让公益更有力量
银丝坊的十年发展,离不开“党建+公益”模式的深度赋能。2015年,张能庆公益服务站成立党支部,将清廉建设与志愿服务结合,打造“三廉三化”管理体系(养廉常态化、护廉精细化、践廉品牌化),确保公益资金透明、服务规范高效。党员志愿者带头参与活动,并与凤凰公益、杭州城管、浙江旅游学院、杭州电视台等300多家单位共建,形成“N+党建”公益生态。
服务站党支部书记张能庆表示:“银丝坊不仅是助老项目,更是基层治理的纽带。”通过“银丝益站公益讲堂”“社区矫正公益行动”等衍生服务,项目将法治宣传、心理关怀融入日常,助力构建和谐社区。
未来展望:让“银丝”闪耀更广天地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银丝坊计划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探索“智慧助老”新模式。2025年,服务站继续推出“银丝益站”流大篷车服务”,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同时培训更多理发专业志愿者为快递小哥服务。张能庆说:“我们希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体面生活,让尊老敬老成为社会常态。”
十年风雨兼程,银丝坊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城市温度,更剪出了公益事业的无限可能。从社区小店到全城品牌,从传统服务到多元治理,这份“举手之劳”的善意,正汇聚成杭州文明进程中永不褪色的光芒。
(通讯员:张杨 数据支持:张能庆公益服务站)
张能庆公益服务站
杭州市上城区张能庆公益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