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抗日盟军美国飞行员脱险记

    编辑于2025-02-28 03:49 浙江杭州

    抗日盟军美国飞行员脱险记

    胡华军

    暮春三月,曾被外国列强掠夺过的上海近郊嵊州北漳林村的东林祠堂,迎来了一位落难者,这位落难者是中国人民的尊贵客人。他叫托勒特,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抗日盟军美国飞行员。在当年新四军和当地民众的救助下,几经辗转,他终于逃过一劫,顺利回到了自己的国度。如今70年过去了,在当年抗日战场的遗址地,这一国际救助的佳话仍然在民间盛传着。 东林祠堂建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原是村中大家族王姓后裔宗祠,它在村中座北朝南,内有厢房与戏台,70年前东林祠堂是村中面积最大的房子,当年我新四军浙东纵队嵊县县委临时驻扎在这里。 1945年,二次大战已接入尾声,法西斯的末日即将来临。年初,苏联红军大反攻已逼近德国首都柏林。而处于东方主战场的我国军民,经过7年多的积极抗战,正在集聚力量将日本侵略者赶出我国。在太平洋战线的美军,也已挺进至菲律宾剑指侵略者。美国空军的B29轰炸机时不时出现在被日军占领的上海,美军用炸弹和机关炮敲打那些仍然做着“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美梦的“皇军”。

    1945年1月20日,天气晴朗万里上空无云飞行清晰,是战斗机打击敌目标难得的好天气。成群的美军机从江西赣州机场起飞很快就到达了上海上空,美机对准日军主要军事目标进行轰击,霎时日军营地黑烟滚滚直冲云宵,在上海近郊的我国人民,看到外国军机轰炸日本侵略军驻地,个个眉开眼笑大快人心!这时日军机起飞迎战,高射炮弹也向空中扫射,子弹频频在空中爆炸,放出朵朵烟云。突然间,一架美机拖着长长的烟柱掉了下来,坠毁于上海县(今上海浦东新区)三林乡大绞圈村东南200公尺处。驾驶员跳伞降落在村西100公尺一块麦田里,这一切都给在上海近郊的村民看得真切。被日军击落的美军飞行员叫托勒特,1924年生,22岁,是美国驻华第14航空队第21战斗队、第118战略侦察队中尉飞行员。他到中国对日作战已13次。这次他驾驶P51野马式飞机,由于杀敌心切俯冲射击离地面太近,被日军高射炮击中顿时飞机油缸起火,迫不得已托勒特只得跳伞求生。飞机着陆后,托勒特立即收起降落伞,将它藏在附近植被茂密的一块坟地里,就朝村庄走去。我抗日同志薛雨亭日睹了飞机坠落和飞行员跳伞的全过程,当他看到有3个打猎的日本兵,正在向飞机坠落处走去,他就想到绝不能让飞行员落到日本兵手里,他就急急忙忙跑到村里。见飞行员已安全到达村民陆阿桥家,才知道他看到被击落的飞机跳伞的是美军的飞行员。他想,日本兵是一定要来搜查的,留在村里极不安全,便将自己的长袍、呢帽脱下来给飞行员穿上,并叫托勒特脱下皮靴换上了布鞋。然后,带领他从屋后猪圈沿着一条田间小道,在离村2华里处一个夏秋看瓜田的草棚里隐藏下来,嘱咐托勒特无轮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出声,他会设法把托勒特转移到安全地方。 薛雨亭首先找到另一位与我党有联系的抗日同志吴进根,两人商量后,挨到天黑后,又将托勒特转移到10华里外的小圩村,在吴进根岳母家安顿下来。当晚薛雨亭与吴进根趁着夜幕跑了60多华里,找到了我新四军淞沪支队。支队长朱亚民听了他俩的报告,立即派出短枪队战士一路急行军来到吴进根岳母家,用小船通过水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托勒特接到部队驻地。 救走美军飞行员后,村保长薛和尚就给村里人打招呼:“救美国飞行员的事,对谁也不能透霹,特别是日本鬼子”。日军看到飞机坠落,就派人到处找飞机残骸,好不容易在三林乡大绞圈村找到飞机残骸,但没有看到美军飞行员。日军不死心,他们相信这个飞行员一定还活着,是被村民救走了。就派出两名会讲中国话的宪兵,到三林乡附近茶馆侦察,希望能找到线索却无功而返。

    第二天,日军派出了20多名宪兵,封锁了大绞圈村,抓住村民逐个拷问,要他们说出美国飞行员的下落。尽管日本鬼子严刑拷打并以死相威胁,可我村民在日本鬼子淫威面前谁也没吐落半个字。日本宪兵仍不甘心,他们认为村保长薛和尚一定知情,就将村保长薛和尚和他12岁的侄子薛镜如抓去,用汽艇押送到上海市东昌路宪兵司令部。在宪兵司令部日军对村保长薛和尚施用各种酷刑,希望从他嘴中知道美军飞行员下落,面对酷刑村保长薛和尚咬紧牙关没有吐出一个字,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活活将村保长薛和尚打死。薛和尚至死也没有说出美国飞行员的下落。虽然村保长薛和尚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的民族爱国气节,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对抗日盟军热爱,看的比自己生命重要并愿意为此献身。这是为救护美军飞行员而死难的一位中国平民。

    1945年1月22日东林祠堂迎来了美国飞行员托勒特,他见到我新四军部队有点惊奇,反复地问我部队领导:“你们是什么队伍?”金子明部长告诉他:“我们是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他摇头表示不信,说:“我起飞前,队长通知,在上海执行任务遇到危险,可飞到郊区跳伞,那里会有国民党的军队来接应。没有听说有共产党的部队呀!”金部长对他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先后有几十万军队来过上海,但在日军进攻后都撤退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上海周围坚持斗争,与日军打游击战,所以你就获就了。”托勒特明白了原来是共产党新四军部队与老百姓冒死救了他。托勒特和我们部队一起生活的第四天,中队有人倡议:对这位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在对日共同作战中英勇杀敌而负伤的战友,应当略表慰问之意,倡议得到中队长赵熊的支持。于是,召开会议经过讨论会议作出决定:写一封慰问信,还决定自愿拿出节余的一点津贴费,买点东西送去。司务长买来了三十个鸡蛋和四个新鲜桔子,这在当时的条件下算是较珍贵的物品了。大家还推选了代表亲自送去。托勒特对大家的慰问深受感动,连声说:“谢谢”

    托勒特刚来支队时,没有合适的衣服更换,只好穿着美军飞行服,这样很容易暴露目标也不安全,针对托勒特情况部队专门为他缝制了中式服装,支队怕托勒特吃不惯我国饮食,就按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专门托人从上海采购黄油、咖啡及罐头食品,由于托勒特跳伞时面部有烧伤,张口困难,支队医务员陈也男特地为他做了饺子喂他吃,支队还想办法给托勒特改善伙食。托勒特在同我部队指战员的共同生活中,互相熟悉起来。经过几天的悉心治疗,

    托勒特的烧伤逐渐痊愈,体能也得到了恢复。为保证他安全归队,支队部决定护送他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所在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梁弄。离开东林祠堂时,美国飞行员托勒特表现的很激动,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他把自己身上的物品一一拿出来,和支队同志交换纪念品,他把一张绸布航空图和一支柯尔特手枪送给了支队长朱亚民,支队长回赠他一支毛瑟手枪。托勒特又将一只夜光指南针和一把匕首送给了金部长,托勒特用一只塑料火柴盒及剩余的几根火柴,和部队抽烟的同志交换中国的火柴盒,他说:“当我点火抽烟时,我就会想起你们”。 1月28日,奉支队部命令,由金子明部长带队,还有沈桂昌等共十七、八个指战员专程护送托勒特,乘我海防大队的哨船渡过杭州湾,安全抵达浙东解放区。2月1日,到达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驻地--浙江省余姚县梁弄镇。据当年根据地出版的《新浙东报)等有关报刊报道:在粱弄,部队对托勒特待以上宾之礼。他和何克希司令员、谭启龙政委住在一起,有单独的卧室,并有专人负责他的生活,指定军医为他治疗。纵队机关首长、干部战士和驻地群众,经常去慰问,祝他早日康复归队。3月7日,纵队政治部在驻地召开军人大会,“庆祝新四军苏浙军区成立,并欢迎美国空军战友托勒特”。浙东行政公署连柏生主任,纵队谭启龙政委都在会上讲了话。托勒特中尉也用英语发表了演说,行署黄源处长翻译。托勒特说:“在你们这样艰苦困难的条件下,我所得到你们的招待已使人十分满意,我实在衷心感谢。我非常敬佩你们在敌后和敌人作战的精神,你们建立了军队,军中的枪炮、服装和一切供应品又都是自己搞起来的,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我相信过不了几个月,美军就会和你们会合,把日本法西斯摧毁……。我感谢你们和期望全人类很快脱离战争,很快能过和平幸福的生活。”│托勒特在梁弄根据地经过1个多月的医疗和休养完全恢复了健康。我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请示上级,新四军军部同意将托勒特移送给国民党地方政府转送美国驻华机构。

    1945年3月18日晚,纵队政委谭启龙特地设宴为托勒特饯行,席间把酒言欢,频频举杯共祝杀敌胜利。行署副主任吴山民即席赋诗4首送行。其中一首是:“委曲梁弄两月间,相与心照两难宜。他年举世升平日,重话期于麦羹连。”表达了待世界和平到来之时,将到托勒特的故乡与他相会。托勒特非常高兴,当场把吴主任的诗稿要走了。3天后的早晨,行署连柏生主任在纵队司令部主持欢送会。会上,托勒特很激动地说:“我再次感谢你们把我从敌人包围中救了出来,现在又要护送我归队,希望今后有机会和你们再见面”。临别前托勒特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上帝祝福新四军”。8时许,突降倾盆大雨,身穿深灰色棉大衣的托勒特,腰上挂着一把日军指挥刀和一支日本手枪,这是浙东部队赠给他缴获的纪念品,还有朱亚民支队长送的那支德国毛瑟,在1个排的警卫和翻译赵凯的护送下,走向归途。纵队司令部的领导及指战员的代表,冒雨将他送到郊外、托勒特非常激动。这何止是个人的感情,而是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对敌的战斗情谊啊! 1945年4月10日,我浙东游击纵队护送部队与美国陆军陆空辅助勤务战地总部临海办事处,正式办了交接手续。办事处主任柯克斯上尉出具一张“今领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所救护之美国第拾肆航空队机师托勒特中尉一名”的领据。同时还给何克希司令员写了一封致谢信。信中说:“我借此机会谨向你和你的部属们道谢,因为你们营救了我们勇敢的飞行员--托勒特中尉,并且殷勤招待治好了他的创伤。你和你的人民所表现的这种令人惊奇的合作精神,将会大大缩短战胜我们共同敌人的时间”。还说:“你们用在托勒特中尉身上的钱一定很可观,你们所加于这个飞行员的恩惠,我们是永远不能完全偿清的”。4月11日,托勒特写信给何克希司令员告别。4月18日,托勒特带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离别浙东抗日根据地,踏上回国的道路。 (本文摘录部分资料源自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顾正均、胡茂强、陈也男提供)

    作者:胡华军 著有散文集《心中的蓓蕾》、《追忆》。杭州市西湖区首届十佳优秀作者,现为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杭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会员、杭州市文学学会会员、杭州市西湖区作家协会会员。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