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
命运的馈赠--读《命运》
黄岚2025.2.25
长篇小说《命运》,作者蔡崇达,小说以“我阿太”的视觉,讲述她在福建闽南沿海小镇的生活,活了99岁这普通而不平凡的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
不信命的人,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阿太”蔡屋楼,出生于闽南小镇,有个妹妹,父亲在她们姐妹出生后不久就离家出走了。母亲将“我阿太”养到出嫁那一天,可能觉得她成功了,结果“滑”到海里没了。这个“滑”可能是主动的,作者故意没有交待清楚。“我阿太”从依赖母亲到依赖婆婆,生活没有一下子将她淹没。她性子倔,15岁时听到神婆预言她将“无子无孙无儿送终”,但她不信命,她要找“命运”吵一架。她在成长,她成了妹妹的依靠,也是丈夫依恋的爱人。但命运总是考验着她,为了改写命运,她想方设法求医问药,但结果令人伤心,依然无子;但命运也是慷慨的,因为战争等多种原因,有孩子放在她家门口,于是被命运预示无儿无子的她收养了三个孩子,北来、西来、百花。在丈夫被拉壮丁被迫离开后,她干着与男人一样的重活,包括种地、扛货挣钱,与妹妹一起养活全家5口人,艰难地与无法预知的生活抗争着。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虽然在这艰难的生活中,随时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就算是再不济的活法,日子也是会过去的,时间是一把刀,将苦难一刀刀地刻到我们的身上。不管愿不愿意,时间无声无息地流淌过去,不为我们停留,却只在我们的脸上心上留下痕迹。不知道该怎么活,才是最好的活法?如意的能有几个,称心的又有几回。
抗争意味着完全的独立,不管年龄如何,不管你有没有做好准备,每一项考验来临,都需要我们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来应对。“我阿太”当然也怕黑,也怕与看不见的命运打交道,但她努力克服这种恐惧,因为当你发现没有人让你依靠而你又成了别人的依靠时,难道还有软弱推托的机会吗?说到她第一次走夜路,其实也是她勇敢反抗命运的第一次。“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单独夜行。我探出头,看到路影影绰绰沿着海岸线攀爬过去,一眼看过去,觉得格外漫长——我现在九十九岁了,我可以说,像人生一样漫长。”是呀,人,总有第一次,走夜路对一个孩子来说更是比较挑战的一项考验。人小时,总会怕黑,怕黑夜里窜出什么来。也只有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人才会慢慢地胆大起来。而别人的说教别人的经验,都没有用。一定要自己经历了,那些面对的痛苦那些克服困难后的甜蜜,才构成了这个独特的你的一部分,在以后的岁月里,成为你对抗生活的力量源泉。
或许每个人都会如小说中人物那样问:“人生值得过下去吗?我为什么要活着?这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大概是每个人都会碰到都会追问的一个问题。我们活着,总要有个理由。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那样做,总要有个过得去的理由,不然让人如何在这么艰难的世界生存下去?小说给出了答案:“我不知道你活到这个年纪知道了没有,这世界最容易的活法,就是为别人而活。而如果那人恰好也是为你活的,那日子过起来就和地瓜一样甜了。”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刚好能遇见这样的人,那便是有了一个好命。
黄岚摄
对生死问题的看法,有生必有死,只有看透了死,才能更好地活着。因此小说中有“死亡观摩团”,老人们到了一定年纪,就开始参与死亡侦探赛,聚在一起,琢磨着身体的各种征兆,要随时掌握“死亡”这件事。死亡确是件技术活,在小说中“我”的家乡习俗,老人是不能在自己房子外离开的,也不能在房间里离开。最正确的离世有且只有一种:一旦老人确定要离开人间了,就得当即要求子孙们把自己的床搬到厅堂正中间——就在家里,魂灵才不会走散。所以这样他离世是要智慧的。
不管生活中遇见的什么有多么不公平,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死亡。“反而,死亡是个不错的家伙,当它要来了,它会把灯给你打开,因为死亡认为,这些记忆,都是你的财富。死亡是非常公平但可能欠缺点幽默感的朋友。”据说人在快死亡时,脑海中会快速闪过自己的一生。但一般人没有作者说得这么豁达,本质上大家都是害怕死亡的。
小说讨论了什么样的死是最好的。一般来说,死亡可分为以下三类:自然死亡;自我死亡;被动死亡。小说借助神婆的口,说出了最好的死法与最坏的死法。“人就分两种死,死得好和死得坏。”神婆说,死必须是果子熟了自己掉落地的那种死,其他的死都是不对的死。显然第一种才是好的死法,而后两种就是不好的死法。特别是第二种自己想不开死的,这个想不通的问题,就算做鬼的时候也还是要卡在那儿,下辈子还得重新过一遍当时卡死他的那个问题,直到想通了为止。但是若人能认得清这个卡住他的问题,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自我迷失在这并不漫长的一生呢?
能知道自己何时走的被称为有大智慧的人。小说中“我太姨”是这样的人,她在田间正在劳动觉得要走了,赶紧跑回家中躺好,果然刚好。而现实中我奶奶就是这样的,她提前三天说要走了,让我们将她亲人都叫过来,大家都见了面。那时我女儿才二个月多点,四代见面,我抱着问我奶奶认不认得这个小毛头,奶奶神智很清楚的,说当然认得是我的女儿。前二天看她人好好的,我们笑着与奶奶聊天,奶奶也没啥病,就是真的“老”了,我妈她们一边怀疑一边准备着要“用”的东西。第三天真的走了。如此从容地告别,我在经历这么多走的亲人中是唯此一例。这个就是小说中说的“果子熟了自己掉落地的那种死”。奇幻世界,各呈千秋。
黄岚摄
爱是无处不在的,命运的馈赠无处不在。“我阿太”是最有爱的人,她收养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无私地将他们养大。所以西来说,我就认你一个阿娘。百花为了陪伴她宁愿不嫁人,直到“我阿太”的妹妹回来了,才愿意出嫁。谁付出了爱,谁就收获了爱。
他们的邻居老爷爷郭地瓜非常有智慧也非常有爱。他对儿子说:“华生你就去吧。如果结了果,无论生死,都回来和我说;如果没有结果,也没关系,无论生死,都回来和我说一声。你有结果了,我的一生也就有结果了。”这位父亲非常睿智,他知道爱孩子的最好方法便是放他出去飞翔。他知道给孩子以勇气,让孩子学会爱,让他去闯天下,而不是束缚在一块土地上生老病死。无论孩子婚否生子否,都给以一种宽容的态度,他也希望他有结果,但他绝不催促。相比现在的催婚催生迥然不同。
而最让我动容的是小说中的这个细节。北来和西来路过一块田时,看到芋头,因为想让百花妹妹吃上芋头,还是孩子的他俩去地里偷了芋头。刚好被田主人看到了,于是拼命地追赶他们。追上他们后却从地里刨出了比此前多三四倍的芋头,放进北来他们的筐里,说:“刚才是偷的,你们偷了心里不舒服,我被偷了心里难受。现在是我送你们的,你们心里高兴,我心里也高兴。”多么善良的人啊!拼命追上他们,只是为了去掉“偷”的印记,让他们大大方方地获得馈赠。田主人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善因,相信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遇到困难时,肯定会想到这一次温暖的赠予。而这个细节也温暖了我,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也是《命运》的馈赠。
作者简介:黄挺女,笔名黄岚,浙江慈溪人,法学硕士,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天文学会会员。著有《黄岚诗钞》、《诗心游踪》。
黄岚
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