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谈|探秘中华上下五千年:史前史·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丽篇章

2025-02-13 03:57 山西太原

文|趙志丹·秀容听雨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其中,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无疑是史前史中最具震撼力和想象力的篇章之一。2025年的今天,让我们一同穿越回那个混沌未开的时代,探寻盘古如何以一己之力,开辟了天地,创造了万物。

据古籍记载,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的《三五历纪》。书中描述,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没有光,没有声音,更没有天地之分。在这片混沌之中,孕育着一位巨人——盘古。盘古在混沌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当他醒来时,发现周围一片黑暗,于是决定用他的力量开辟天地。

盘古挥舞着手中的巨斧,一斧劈向混沌。随着巨斧的落下,混沌被一分为二,轻清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气下降为地。为了防止天地再次合拢,盘古每日撑天踏地,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盘古也随之长高。就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稳定下来,而盘古也因耗尽生命而倒下。

盘古的倒下,并不意味着他的消失。他的身体化作了世间万物: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声音化作雷鸣,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血液形成江河,肌肤成为大地,毛发化作星辰,骨骼成为山岳,牙齿和骨髓化为金属和宝石,汗水变成雨露滋润万物。盘古的牺牲,创造了我们所知的世界,他的英勇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寄托。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不仅是一个关于宇宙起源的故事,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和智慧。它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起源和演变的一种想象和解释,也反映了他们对创造和劳动的尊重和赞美。在盘古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混沌”思想的萌芽,这是我国古代人民解释宇宙诞生的一种文学尝试。同时,盘古用巨斧劈开混沌,也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挑战。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发了古代人民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推动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盘古的英勇无畏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激励着人们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然而,盘古开天辟地毕竟是一个神话传说,它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正是这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宇宙认知的不断深入,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或许已经不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但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却依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挑战永远不会停止。同时,它也激励着我们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开拓创新,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盘古神话进行解读和研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这些研究和讨论不仅推动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界的认知和发展,更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综上所述,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激发了古代人民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推动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它也激励着现代人们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在未来的岁月里,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盘古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宋词·盘古开天】

□赵志丹·秀容听雨

混沌初开未见光,盘古沉睡梦悠长。

万载岁月如流水,一朝觉醒破苍茫。

巨斧挥开天地裂,清浊分明日月张。

撑天踏地身无尽,日月星辰绕四方。

混沌之中生灵育,盘古功成身已亡。

天地悠悠情难尽,盘古英名永流芳。

回首史前多少事,盘古开天第一章。

中华上下五千年,神话传颂永不忘。


作者|(趙志丹·秀容听雨)著名书画家,金石家,版画家,汉画学者,当代词作家,古文字文献学者。

编辑|今日时报社记者 趙志丹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