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学生、家长和志愿者共享“行走的课堂”,以蓝天白云绿色大地为课件,用护鸟放飞的义举为宣教内容,让人在生动活泼的幸福时光里感到生机盎然。
2月2日,是第29个“世界湿地日”。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此为契机,抓住今年的主题“保护湿地,共筑未来”,联合多个单位,在慈溪森林公园举办了一次有50多组亲子家庭参与,几十位志愿者和公众护航的“行走的课堂”。
当天,穿着红颜绿色的学生和家长,不顾寒冷,相聚森林草坪前,聆听湿地科普知识,互动知识问答,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寒风中,争先恐后地抢答《湿地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知识,一扇了解湿地、野生动物的“知识之窗”,在明媚的阳光里春意荡漾,野趣尽享。
活动现场,一幕放飞两只画眉鸟的情景,令小朋友和大人们激动不己。画眉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场专家对它们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以及救助过程作了介绍,有一对母女笑容满面,轻轻喊道“这两只画眉真漂亮,我们要保护身边的动物”,并将一根保护野生动物的红丝带系在树枝上,她们很开心,是在获得知识中得到了快乐。
当活动最后,大伙在慈溪“民间林长”的带领下,巡逻在鸟语花香的森林公园里,体验巡林爱绿护鸟的实际行动,都纷纷表示直观的形象冲击,激发了对大自然的文化兴趣。
“行走的课堂”是一群志愿者爱的奉献课堂。根据市民特别是一些学生家长的要求,2月9日星期天上午,在森林公园又举办一次“放飞自由,回归蓝天,关爱野生动物主题放飞活动”,120余人在零下4度的天气中,历时两个小时完成了户外课堂教育。
在这堂课上,一只救助后恢复健康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在众人注目中,飞向森林,回归自然。
在实地巡林中,许多小朋友都自发地当起“民间小林长”,虽然,“民间林长”一词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鲜事,但经过多次体验“民间林长”志愿者巡逻活动,己在他们心中树立了志愿者的形象。
在林中的湿地小河里,水鸟游弋,飞鸟凌波,小朋友懂得不惊扰鸟类;冬景里的植物枯枝凋零,他们知晓枯枝抽新芽的道理;指着黄色卷缩的草坪告诫大人不宜多走;转角或高耸的土丘旁细心地系上野保丝带,拍上照片向让更多的小朋友宣传……
有一个小学生向领队的民间林长说,她己上过4次“行走的课堂”,都能叫上每次放归自然的鸟名,还知道鸟类是慈溪的主要野生动物资源。看着眼前的鸟儿自由飞翔,像跟自己吃着爱吃的东西一样享受。
“行走的课堂”己走过了六七年,受教育享受的学生、家长和市民不计其数,它己成了幸福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心雕龙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