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
小同请你
“浙”里过大年
政协委员为你当导游
体验浓浓的
“浙”里年味
今天跟着
湖州吴兴区政协委员
钱新祥
一起走进
新晋省级非遗街区
吴兴衣裳街
导
览
委
员
钱新祥,湖州吴兴区政协委员、爱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春节前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名单,吴兴衣裳街荣登榜单!
衣裳街坐落于吴兴区爱山街道,形成于宋代,是湖州府治通向驿馆的必经之路,至清中叶发展为商业街坊,因有众多的估衣店而得名——衣裳街。
这是一条充满江南水乡韵味和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现存有文保单位3处,文保点12处,历史建筑35处,河埠、码头18处,传统街弄13条,以及成片的清末民初建筑。
丰富的文化遗存,孕育了各种了不起的非遗在此绽放。据统计,衣裳街共汇聚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传统技艺、民俗、医药等多个领域。
街区店铺鳞次栉比,美食香气扑鼻,丁莲芳千张包子、周生记馄饨、震远同酥糖……6家百年老字号美食,承载着湖城小巷千年的记忆。
一踏入衣裳街,两层楼高的周生记门店率先引入眼帘。湖州历来都有“六月六吃馄饨”的传统习俗,这碗来自周生记的大馄饨,是湖州人最难舍的家乡味。周生记馄饨制作精良,具有“皮薄滑润,馅大饱满,入口汁长,回味久鲜”的特色。从1940年的一家馄饨小店发展到如今的中华老字号,周生记历经80多年历史风雨,依旧保留着代代传承下来的经典手艺,坚持每日手工现包,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
朝食周生记,昔品丁莲芳。衣裳街的丁莲芳旗舰店走中式风,红灯笼、八仙桌、长条凳,四周的墙上是老字号一路的发展历程。就在前不久,创始于清光绪年间的“丁莲芳千张包子”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其制作以千张为皮,裹以鲜肉、干贝等料,搭配绿豆汤粉,味道咸鲜可口,吃过的都说“绝”。
丁连芳的隔壁就是诸老大,赶紧进去品尝一下让韦小宝赞不绝口的湖州粽子吧!诸老大始于1887年,被誉为“江南粽子状元”。其粽子为四角枕形,肉粽口口有肉,鲜香糯美,甜粽甜而不腻,糯而不烂,余香满口,在杭嘉湖地区享有盛名。
湖州人过年吃什么?玫瑰酥糖、椒盐桃片、牛皮糖,“震远同”茶食三珍一上桌,年味就来了。“震远同”创建于清朝年间,产品行销百余年,制作技艺十分考究。玫瑰酥糖讲究“香、细、甜、酥”,要经过三大步骤十八道工序。椒盐桃片以“片薄松脆,清香爽口”的特色驰名中外。牛皮糖韧而柔软、香味浓郁、食不粘牙。每一口,都是湖州人浓得化不开的年味。
吃好喝好,再来瞧瞧衣裳街上的真功夫!王一品斋笔庄始创于清乾隆六年,是毛笔行业中的老字号笔庄之一。这里不仅为湖笔技艺的传承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非遗、体验传统技艺的场所。
湖笔历史悠久,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笔生产有大小工序达百余道之多,所生产的湖笔兼具“尖、齐、圆、健”四德,品种达数百个。200多年来,王一品斋笔庄秉承传统湖笔制作技艺,沿袭前店后坊的传统,维系着“湖颖之技甲天下”的美誉。
逛累了吗?接下来,我们来个“养生局”。衣裳街里有个“德泰恒”,门口竖立着医圣张仲景塑像,后面则是“大医精诚”四个大字,这里就是浙江省老字号中医馆——沈天成堂。它是一家集陈列展览、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制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馆。“蔡氏一指禅切脉法医术”和“陈氏传统中医骨伤技法”均为沈天成堂的特色疗法,已列入湖州市级非遗。
作为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展示平台,街区内的霅溪馆、沈家本纪念馆等还会定期举办各类非遗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去年以来,衣裳街共举办文化活动32场次,引流100多万人次。
眼下,沪苏湖高铁开通,新春之际,老街也筹备了市集、非遗展演等仪式感满满的活动。你心动了吗?快去衣裳街感受非遗之美吧!
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
邀您共览
作者:朱敏敏、翁一鸣
来源:联谊报
制作:朱敏敏
浙江政协同心苑
浙江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