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过年记忆:柳糟羹与点间间亮

    2025-01-27 07:41 浙江台州

    “阿娘吩咐女儿听,街上看灯要小心。

    热闹场中多撞浪,须防脚肚捻乌青。”

    时下的年轻人或许已经听不懂“撞浪”了。方言“撞浪”也称“打浪”,也叫“打人浪”,乃旧时陋习,指的是在热闹场合起哄、推搡,使人群出现大面积踉跄、跌撞之行为。“脚肚”即小腿,“捻”即捏,“乌青”即青紫。

    家乡旧志收录的这首《路桥元宵竹枝词》,虽然写的是元宵看灯时的乱象,但也侧面反映了家乡旧时元宵节闹花灯之热闹情景。然而,在家乡民间,旧时还有二种与众不同的习俗:柳糟羹与点间间亮。

    山粉糊。图片来自网络。

    糟羹,家乡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有些地方叫糊、有些地方叫羹,有些地方叫糊头羹,天台则叫糊拉沸,而我的家乡则叫山粉糊。

    家乡旧志还记有糟羹的制作方法及原料:“以蚕豆芽、荸荠,或蕃莳、胡萝卜、年糕等和淀粉作糊分食,谓之柳糟羹。”蚕豆芽方言也叫川豆芽,并非当今绿豆芽、黄豆芽那样的嫩豆苗,而是干蚕豆在水中浸泡至刚发芽时的全豆。蕃莳即番薯,淀粉通常是指番薯淀粉,我们方言也叫山粉。以山粉作糊,自然也叫山粉糊了。

    路桥十里长街一角。

    我也曾读过一篇写山粉的文章,作者称儿时认为山粉就是山石碾磨而成的粉,后其母亲解释为番薯淀粉,因番薯长于山中,故把番薯淀粉称作山粉。我特别佩服作者的想像力!但对于濒海无山地区的我们来说,这种说法似乎就有些离谱。其实,方言山粉初时确指蕨粉之类的“山货”淀粉,后也把类似于蕨粉的淀粉都叫作了山粉,番薯淀粉自然也被称作山粉。

    我们小时的元宵节晚上,母亲总会柳一镬山粉糊,一家人分食之,其乐融融。我们的山粉糊都是甜的,所有原料较少。一般是先将少量淀粉加水搅化备用,然后镬中加水,加入适量红糖,烧至沸腾时边慢慢倒入淀粉水,边用筷子在沸水中不停地搅动,煮熟成糊状,即为山粉糊。加入适量的小汤圆柳成的山粉糊,我们言方则叫山粉芡圆。有时还要加入适量剥开的川豆芽爿,或加入几颗红枣。我们方言将淀粉水在沸水中不停搅动,就叫作柳山粉糊。用米粉水作糊,就叫柳糊。旧时贴对联用的浆糊,都是乡亲们自己用米粉水柳出来的糊。

    山粉糊。图片来自网络。

    柳甜味山粉糊的,大概是我们路桥以东地区,其他地区还有咸味糟羹。家乡旧志还录有《元宵竹枝词》:“一样糟羹柳不同,咸甜两味看乡风。红丝红枣浇头满,难道糟羹也争红。”由于家乡只重甜味山粉糊,虽为土生土长的台州人,我至今还没有品尝过咸味糟羹,颇为遗憾。

    邻县的习俗与我们更有不同。临海是正月十四吃咸糟羹,正月十五吃甜糟羹,有“先苦后甜”之寓意。三门也是正月十四吃糟羹,通常是新媳妇人家柳甜糟羹,寓意生活甜甜美美。平常人家则是咸糟羹。我们家乡无论咸甜两味基本上都是山粉糊,而其他地方的咸糟羹大多以米粉作糊,浇头、配料更是五花八门。

    漩门湾湿地公园一角。

    最有乐趣的,当属临海、三门等地的讨糟羹。讨糟羹也称发财羹。据我的几位三门同事介绍,小时小孩子们成群结队,人人拿着搪瓷牙罐和调羹,将牙罐敲击得乒乒乓乓地响,挨家挨户地去讨糟羹,有讨个好彩头之寓意。主人家都乐意,来自己家吃糟羹的人越多越为自豪。而是新娶媳妇人家,有时还有柳好几镬糟羹,讨糟羹的年轻人来了一拔又一拔。

    柳糟羹的习俗有诸多传说,但我觉得家乡旧志的记载颇合情理:“相传唐时征工筑郡城,自冬徂春,至正月十四竣工,十五日回家,家人喜应征者归来,罄家中所有,煮以饷之,遂成故事。故临海于十四夜举行,吾邑则至十五夜举行。”

    路桥十里长街一角。

    除了柳糟羹,家乡旧时还要点间间亮,在眠床间、镬灶间、猪栏间,还有门前屋后的菜园、树下各点一枝香和一根蜡烛。点间间亮的习俗,旧志记为“传明时倭冠潜匿人家,戚将军于上元肃清倭贼,令民间于暗处燃烛地上,以利检查。后人纪念剿倭之功,遂相习成风。”

    当然,民间亦有“清明、干净、亮堂”之说,或许与旧时的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有关。旧时住房的地面大多是泥土地,少有富裕家庭才有石板地。床上的褥子则是稻草编成的稾荐。大多人家前屋是眠床间,后屋是镬灶间,屋后则是猪栏间,所以易长跳蚤、虱子和蚊子。传说元宵节点了间间亮,这一年就可以清明、干净、亮堂。

    台州湾湿地公园一角。

    我们小时,乡亲们每家每户都得点间间亮。后来,家乡富裕了,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浇起了水泥地面,稾荐也被棉絮取代,而且通了电,亮上了电灯。此时,显然已不能再点香烛了,但乡亲们却自然地切换成另一种的间间亮模式: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每家每户都会把所有房间的电灯打开,灯火通明。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家庭一直沿用开电灯的方式在点间间亮。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