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工商联、经济界联组讨论:
为“经济大省挑大梁”
聚智聚力
民建、工商联、经济界联组讨论现场,委员们踊跃建言,积极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献计献策。
省委书记王浩到会听取意见并讲话。省政协主席廉毅敏,省委常委、秘书长邱启文,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尹学群,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加快建设创新浙江,陈越孟委员一直牵挂心头。他提出,通过实施基础学科强基工程、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提效行动等,有效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路径,让之江大地创新“强动力”持续迸发。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广大民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可为。林东委员建议,进一步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畅通人才流动渠道,积极培育耐心资本,推动更多民企向“新”而行、勇往直前。
金凯委员认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对民企高质量发展很关键。“要加快构建浙江海外营销网络,完善全球经贸布局,深化服务保障举措,促进更多浙江民企抱团出海、扬帆远航,深度融入全球化浪潮。”
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张晓平委员提出,完善机制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打造国企和民企协同发展平台,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赛道竞争激烈。蓝芝苇委员呼吁,加快未来产业布局,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分类施策、攻关突破,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高地。
“建好一个园,激活一座城,带富一方民。”苏孝锋委员把基层心声带到了会场,“进一步加大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政策支持力度,放大我省中小微企业园的优势作用,让更多老乡在家门口奔共富。”
委员们还就深化推进政策落地见效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句句诤言、殷殷深情不断汇聚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
文艺、社科、新闻出版、体育界联组讨论:
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文艺、社科、新闻出版、体育界联组讨论现场,委员们围绕建设文化强省、体育强省积极建言献策。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副省长胡伟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副主席王昌荣参加。
南孔文化底蕴深厚,传衍至今。孔令立委员建议,立足南孔文化打造中国东南儒学走廊,重点围绕学术、流派、遗存(文物)、文献等方面开展保护、研究、利用和开发,打造文化标识、增强文化自信。
大型多媒体杂技秀《无恙》、沉浸式汉唐舞蹈剧《穿深衣的贵族》……如何打造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演艺精品,是周阿勇委员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建议,在内容上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有机融合,打造浙江特色文化IP;在形式上坚持受众需求导向,积极探索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戏剧;在推广上融合创新,针对年轻观众进行社交媒体的精准投放,通过线上线下深度互动让好剧“出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利用城乡‘金角银边’场地新改建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1万个,令人倍感振奋!”潘华群委员呼吁,深入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在非教学、非工作时间向公众开放,提高场馆利用率,邀请专业教练、退役运动员等走进乡村、社区,传授科学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举办趣味运动会等,激发全民健身热情,共享健康生活。
奥运冠军石智勇委员提出,积极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大力引进和培育优秀教练员、年轻教练员,开展“育苗”工程,推进体教融合发展,挖掘培养更多好苗子,同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群体体育锻炼,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委员们还就抢占低空经济赛道等方面提出建议。
民盟、农业和农村、环境资源界联组讨论:
金点子助力走好共富路
民盟、农业和农村、环境资源界联组讨论现场,委员们的金点子不断,为共富凝心聚力。
副省长李岩益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参加。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保护好耕地尤为重要。宋迎新委员非常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多田套合”工程,建议深化农田集中连片行动,推进机械化应用、“未来农场”建设,让“小田”变“千亩方”“万亩方”。
陈秋夏委员把目光投向茂密山林。“兴林于山、藏富于民。”她呼吁加大林木种业创新,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开展企业主导型科技创新,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培养懂技术、会应用的农业人才。
“我来自浙西山区,向大家推荐常山胡柚,常吃胡柚、健康无忧。”钦韩芬委员为家乡农产品代言。聚焦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她提出创新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进一步保障农户权益。
中药产业是我省多个山区县的特色产业,李振皓委员和蔡强委员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议。“加快建设中药全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构建浙产好药的优质优价市场机制。”……
严小军委员连续两年建言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呼吁发挥行业龙头的示范辐射作用,打造深远海养殖示范区,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和村民一起打造了“上安共富模式”的余雄富委员希望,更多关注农村的“一老一小”,加快农村老年食堂建设,让老人和孩子吃得好,让在外务工的村民安心。
委员们还就加强环境保护、加快乡村振兴等提出意见建议。
民进、九三学社、无党派人士界联组讨论:
凝心聚力,向“新”出发
民进、九三学社、无党派人士界联组讨论现场,委员们聚焦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献良策、谋发展。
副省长柯吉欣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省政协副主席叶正波参加。
集成电路,新质生产力的“芯”动力。阮殿波委员呼吁,打造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抢占新兴技术制高点。
在陈敏委员看来,数字化是历史经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乘‘数’而上,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陆海委员有个小心愿:退休后,走遍浙江海岛城市的博物馆。他提出,加快海洋经济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统筹谋划建设一个集科研、生态、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岛博物馆。
张大宏委员深入分析医疗器械从研发上市到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出台政策,实现从研发到应用的闭环,切实破解科研、转化、应用等方面的难题。
“以景宁畲族文化为原型的网络游戏火了,并成为杭州亚运会的电竞项目。”知名网络作家张凤翔委员拥有大批粉丝,他建议创新打造城市形象IP,赋能文旅发展。
茶产业领域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李红委员深入调研思考后说:“要聚焦创新突破,促进茶科技提质,不断拉长产业链、拓宽茶品种、提升附加值,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财政经费的中长期规划,优化拨付流程,提高效率。”胡海岚委员呼吁,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促进新型研发机构茁壮成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委员们金点子频出,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聚识聚智。
作者:何于盛、郭舒韵、陶迈卿、朱敏敏、顾平
来源:联谊报
制作:岑超
浙江政协同心苑
浙江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