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忘不了儿时的乳名

    编辑于2025-01-14 01:31 浙江湖州

    作者/徐连生

    我们每个人出生后,一般父母都会帮起一个乳名,乳名又称小名,意为孩子出生后在吃奶时期,父母给孩子起的昵称,与学名不同,并不正式。意思简单,琅琅上口,叫起来亲切,听起来入耳。

    在我们兄弟姊妹4人中,父母给我们起的乳名具有年代特色,大姐秀兰出生于1958年,因是家中的长女,乳名叫大丫头,叫起来特随意特顺口;大哥虎生出生于1962年,因是虎年生的,乳名叫小虎子;二姐秀风出生于1966年,不知为何?二姐的乳名却叫阿娣,也许是父母想再生个男孩吧;我出生时恰逢腊月猴年,因脐带绕脖,故乳名叫猴脐。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叫我的乳名并不多,我也不太喜欢这样的乳名,包括我的大名原叫年生,上学时因《连升三级》课文,自己改成了连生。我大哥的原名叫三生,虎生也是他后来自己改的。我们那个年代改名特方便。父母每次带着我走亲戚,对外人一般称我“老巴子”或“老儿子”,因我排行老小,也是父母最宠的一个孩子。

    我的侄女她们一代人,父母起的乳名流行两个叠字,如芬芬、丽丽、妃妃、欢欢等。江浙人起乳名的习惯有所不同,我妻子她们那边的亲友,起乳名都带个“阿”字,如阿江、阿秀、阿杰、阿秋,一般以大名的最后一个字前加一个“阿”字。鲁迅小说中出现“阿Q”就不难理解了。

    在我的父辈中有没有乳名不是很清楚,我的小姑妈常称父亲为“小双舅舅”,称二大爷为“大双舅舅”,因父亲和二大爷是双胞胎的缘故。在我的爷爷奶奶辈中,有的乳名就是排行叫,什么小大子、小二子、小三子、小四子等,有的甚至叫小猫子、小狗子,无奇不有。那时候的女性地位低下,有的甚至都没有大名,随夫叫李王氏、张王氏等。

    如今孩子的乳名不拘一格、随心所欲,有的父母怀孕时喜欢吃饺子,故给孩子起的乳名就叫“饺子”,还有叫“樱桃”“果冻”“丸子”的,尽整了一些水果菜名。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四个字的名字多了起来,如“赵章仙子”“张叶剑客”等,听起来有点像日本人的名字,怪不好听的。

    乳名,就是父母小时候用来叫的,一段时间国人流行给小孩起一个英文名字,如体育明星田亮的女儿田雨橙,英文名字叫“Cindy”,歌星李玟的英文名字叫“CoCo”等,看似跟国际接轨,其实是标新立异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中国人无论是乳名还是大名,都应该起中文名,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财富。

    儿时父母叫我们的乳名特亲切,长大后如果父母再唤我们一声乳名,是一种惊喜、一种回忆,更是一种美好,如今再也听不到了,因为父母已去了天堂!待我们自己成为父母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当初给我们起乳名的那种良苦用心和无限期待。

    图文原创。完稿于2025年1月13日太湖之州。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