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常说,痛风之痛,可以痛到撕心裂肺,甚至到怀疑人生。
但老刘(化名)一直对痛风没啥感觉,一来因为从没患过,二来因为他认为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病——他的类风湿关节炎平时只是隐隐作痛,简单处理就能轻松搞定。
直到2024年12月。
老刘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舟山人民沿海而居,世代居住在舟山的老刘(化名)以出海打渔为生,一家五口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但是1年前的一个晚饭后,老刘遭遇了右脚大脚趾关节的莫名红肿热痛,疏于经验,他以为是类风湿关节炎又犯了,把医院里配来的药吃上就行。
可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疼痛似乎就像会传染一样,在左右脚趾间移动,不断转移阵地,飘忽不定,甚至还跑到手指关节去溜达了一圈。由于老刘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觉得是男人就应该要忍痛,于是接下来的一年,老刘一方面在寻找着原因和各种偏方,一方面坚持出海打渔。
直到2024年12月,老刘发现右脚大脚趾关节越来越烫,越来越红,剧痛难忍,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得无法动弹。
图片源自网络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际保健中心寻求答案。
浙大一院风湿免疫科的医生经验丰富,根据老刘的临床症状初步判断他得了痛风,而不是类风湿关节炎发作。
在人体的关节世界里,有两位特别爱“搞事儿”的“大佬”,它们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虽然它们都喜欢让咱们的关节“闹情绪”,但它们的身世、性格和作案手法却大相径庭。
今天,咱们就来一场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的辨识大会,看看这两位“大佬”到底有啥不同!
图片源自网络
ROUND 1
身世之谜
图片源自摄图网
图片源自摄图网
类风湿关节炎,其实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简单来说,就是免疫系统把关节当成敌人,不停地发起攻击。
这种攻击会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及破坏性病变,就像是一场“内战”。
VS
痛风,其实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是由于人体内嘌呤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导致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进而引起血尿酸浓度过高。
这些多余的尿酸最后形成尿酸盐结晶,引发炎症反应。
ROUND 2
作案手法
图片源自摄图网
慢性折磨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会出现在早晨或休息较长时间后,让人感觉关节僵硬得像个“生锈的机器”。
随着病情的进展,这种僵硬和疼痛还会逐渐加重,甚至让关节变得畸形。
VS
突然袭击
痛风的首发症状通常是关节疼痛,多在夜间突然发作,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
这种疼痛就像是被“火烧”或“刀割”一样,让人整夜难眠。
而且,痛风还喜欢从下肢关节开始“作案”,比如大脚趾关节,让脚肿得像个大萝卜。
ROUND 3
临床表现
全面开花
类风湿关节炎不仅会让你的关节肿胀、疼痛,还会让你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发热等全身症状。
VS
单点爆破
痛风的疼痛通常只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关节上,比如脚趾、脚踝或膝关节。而且,痛风还会让你的关节变得红肿、皮温升高,就像是被“煮熟”了一样。
ROUND 4
诊断与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
·医生需要通过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等指标来判断你是否“中招”
·疾病活动期间,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通常会升高
·X线等影像学检查还会显示关节结构的破坏、软组织下的肿胀以及骨质疏松等征象
VS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
·医生可以通过血尿酸水平的显著升高以及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基本确定你是否“中招”
·关节液检查对痛风诊断非常重要
·双能CT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还能识别尿酸盐结晶
生活小贴士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劳逸结合是关键。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刺激关节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而痛风患者呢?那得严格控制饮食了。要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同时,还要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乐观的心态。
图片源自网络
希望大家以后在遇到关节疼痛时,能够及时就医治疗。毕竟,咱们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得好好爱护才行!
浙大一院国际保健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