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诗寻李清照与古婺州

    2024-12-06 05:14 浙江金华

    八咏楼

    徐芝婷摄 

    婺江汤汤,古城巍然。北山延绵,八咏风流。2049平方公里的土地,历经2200多年时光岁月的精雕细琢,镌刻出独特的地理风物和人文气质。水通南国三千里,以三江融汇的优越之势造就了开放包容、繁荣富庶的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气压江城十四州,以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形成了雄浑大气、遗韵悠长的古婺州——金华。

                   

    酒坊巷一角

    徐芝婷摄

    初冬,沿着婺州古城(又称金华古子城)八咏楼西侧的酒坊巷行走。静谧的青石板路悠长安逸,依然茂密的古樟亭亭如冠,掩映着一扇扇有着年份的木门格窗和一簇簇低矮精巧的栅栏,凌霄花藤蔓攀缓其上。依缓坡地势而建的古民居,由风雨侵蚀的深褐色石阶串联而起。曲折婉转、错落有致。房舍庭院,古井牌坊,亭台楼阁,白墙黑瓦,翘檐花窗,采光充足、布局巧妙。拾级而上,移步易景,别有天地。显现出唐宋时期浙江民居建筑设计的规整精致和独特的美学气质。藤萝花竹柏等各色植被一一镶嵌其中,转角处、抬望眼,驻足间,在冬日暖阳中格外沉寂。路边街角拐弯处随意摆放着一只只、一排排、一堆堆酒坛子,盖着红艳艳的四方巾,在古朴苍劲的樟树底下、足音嘈杂的墙角屋檐下,若有似无地透着金华黄酒满满的醇香。这醉人的酒香,让曾经寓居酒坊巷的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微醺中吟出“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是爱酒的,小酌一杯是她夏日消暑的绝佳方式。金华黄酒以糯米红曲为料,冬酿米酒,酒液色泽如金,是酒中上品。美食家袁枚称赞金华黄酒“有绍兴酒之清,无其涩;有女贞之甜,无其俗”。这酒香飘过了800多年,如今的酒坊巷里,寻常百姓随意就能品尝到金华黄酒的醇香。寻一间别致古风的小酒馆,邀约三两文友,窗外古木森然,婺江滔滔西去,酒意诗意渐浓。酒坊巷是懂得年轻人心的。近年来,在创建浙江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进程中,酒坊巷和相连的八咏路等10多条街巷统一规划设计,开设出各色酒吧、民宿、非遗等多元主题、文化活态的商业店铺,文物保护、休闲娱乐、文化展示、文旅服务、文创产业功能并俱,传统的古城激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八咏楼亮化景观

    网络图                   

                    

    夜幕下垂,八咏公园华灯初上。相临的酒坊巷八咏路上古朴的灯笼依次点亮。门、廊、窗、亭等建筑元素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灯光配合下,色彩次第渐开,韵律动感,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晕染出诱人的光彩,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如果说白天的古城街巷透出的是古朴典雅、端庄娴静,那么夜色里则是婉约轻盈、梨涡浅笑。“灯隐于暗,亮显于形”。节能亮化大幅提升了古城内街巷环境晚间的照明和美感度。智能配电网让60多处古建筑古文物古民居得到了充足的绿色能源,7000多米的高压电缆全部采用地下管网铺设,既保护特色景观视廊和景观界面,维护山水空间格局和地形地貌,又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的质量。凭借大数据管理平台“悟空”,供电指挥中心24小时高效保护古城街区的亮化美化。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欣赏古城夜景,品婺韵文化。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与酒坊巷相临的八咏楼,因李清照脍炙人口的诗作成为无数后人登临的理由。八咏楼为南齐隆昌元年(494)东阳郡太守沈约始建。因其南临婺江背倚婺州古城千年胜景,引来无数文人墨客赋诗感怀。唐朝诗人严维曾咏“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元代诗人赵孟頫登临时,则赞“西流二水玻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围”。而李清照登临时,大抵是不开心的。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秋,因金兵渡淮,李清照前往古婺州避难,一路颠沛流离,经历了丧夫之痛,所幸酒坊巷给了她一个疗伤的栖居之所。家仇国恨,身世浮沉,憾慨之情,才上心头,写就《题八咏楼》。这与她的另一首作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相呼应,反映出诗人咏史伤怀,果敢不惧的豪情。

                     

    八咏楼阁远眺

    徐芝婷摄

    岁月如梭。八咏楼的石阶承载了前人无数感伤的情怀,悠悠婺江带走了旧时太多的伤心之叹。而今登临八咏楼,沉浸在冬日的暖阳中,极目远眺,江南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起伏向上不断刷新城市的天际线。近处,八咏公园内樟柏柳郁郁葱葱,草木繁盛。远远地,高亢的婺剧曲调穿林度水而来,嘹亮的戏腔给这座千年古楼平添了历史文化的回响。可以想见,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又将是婺江潮起无穷碧,风散林香樟树花的动人景象。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