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心灯园丁梦
出身教育世家的童老师,幼年时期便在耳濡目染之中感受到了教师的不平凡,长大以后当一名教师的种子就此在她心中悄然埋下。学生时期遇见的恩师,则如同她人生路上的灯牌。她的英语启蒙老师带来的每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平日里亦师亦友的互动交往,激起了她对英语的兴趣,也为她树立了良师的好榜样,使她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明晰的认知与向往。大学毕业后,她如愿地成为了一名老师。
“点燃心灯,照亮未来;授人以渔,终生受益。”这是童芳莉老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以来一直践行的教育格言。她认为教学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需要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童芳莉老师曾帮助一位来自省外的新生排解陌生环境中的学习压力,帮助对方敞开心扉,鼓起学习的勇气;也曾帮助一名转专业失败的大二学生重获力量,明确目标……这样的例子在她的教学生涯中还有许多。对她来说,只有在学生内心深处耕耘,才能结出教育的累累硕果,正如她所说的,“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激励着童老师在教育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是来自于她内心深处对于教育持之以恒的热爱。当她用心践行教育,教育的甘泉也浇灌着她的心田,彼此之间互相催促着成长进步。她言辞恳切地说:“每一次学生的进步和成功,都是我最大的骄傲和满足,与学生的相处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真谛。”
培育英才授人渔
童芳莉老师曾在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创新大赛以及技能大赛等各种比赛中斩获诸多奖项。在教学中,她始终秉持开放、创新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态度。
记得十年前,童老师带领自己的学生去参加全省英语演讲大赛,与周围其他奋笔疾书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童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她只是和学生一起讨论,破题,找准演讲的主题和关键词,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最后学生不负众望,淡定从容地完成了即兴演讲,刷新了学校有史以来演讲的最佳成绩———省级一等奖。从那以后,童老师便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除了平时的课堂学习之外,童老师认为参加比赛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她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学习和比赛之间从来不是相互孤立的,通过参加比赛可以检验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同时,比赛中的竞争和挑战也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从而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她还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比赛,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的基础。因此,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时间管理上的安排和技巧经验上的指导,她还格外注重学生的心态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建立自信。她的学生也感慨:“童老师非常专业、严谨、认真,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非常有帮助。”那么多年,面对着相似却又并不完全相同的每一次挑战,童芳莉老师一次次带领学生过关斩将,而同学们的每一次获胜,便是她最为欣慰的事情。
深耕杏坛引灼见
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教育如瓶子里的水,随着水瓶的摇晃而波动。童芳莉老师表示,未来将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英语教学的方法也将更注重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个性化教学与智能化教学也将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恰好与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完美契合,注重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与差异性。
当前,社会上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有着一些负面的言论。童芳莉老师表示,“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专业没有前景或价值。实际上,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英语专业毕业生在翻译、教育、外贸、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她还提到,就业难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专业本身,而应该从个人兴趣、职业规划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针对学生最关心的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考试,童芳莉老师也贴心地给予了建议和指导。除了要搞清楚考试的形式和要求,熟悉题型和评分标准外,她还强调要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和合理学习计划的制定,“无论是什么级别的考试和竞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她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在日常的积累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童芳莉老师将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师素养,以百分之百的教学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用自己的教学激情、比赛事迹感染鼓舞学生。她将继续步履不停,行走在这双向奔赴的教育之旅中。
来源:温大记者团
学生记者:蒋幼霞 池悦维 商梦曦 黄佳 苏婧怡
排版:陈佳雯 陈香瑞
责编:吴梦柔
终审:杨振海
温州大学
温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