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受株连的亲属和家族。
1诛杀了多少李唐宗室
据记载,武则天一生谋杀了九十三人,其中唐宗室就有三十四人。686年,武则天杀安南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李颖是唐高祖李渊之孙,密王李元晓之子。又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
688年,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联络一批李唐宗室起兵讨伐武则天,兵败后越王李贞服毒自杀,李冲缢杀其母然后自缢。
跟他们同谋的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全部被逼迫自杀,他们都是李渊、李世民的直系子孙。
被屠杀的李唐宗室,还有长乐王李训奇,高祖李渊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之子,兄弟六人被陷害入狱;姜王李卫,太宗第七子姜王李允之子;
零陵王李俊,太宗十四子曹王李明的长子,与弟弟李国公李解一同被害;太宗四子李泰的长子濮王李信,被残吏陷害,贬为赵州刺史;蜀王李范,太宗六子蜀王李旻之子,流亡成州;
蜀王李元明,高祖第十八子,与子豫章王李倓一起,被丘慎机陷害杀害;高宗三子齐王李商进、四子徐王李素杰,被武承嗣指使的残臣周兴诬陷谋反等。
经过武则天的残酷屠杀,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的继承人,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李唐家族已经无力反抗了。
2对多少亲人痛下杀手
为了扳倒王皇后,武则天躲起来,等王皇后逗弄完小公主后,亲手掐死了长女安定思公主,佯装欢笑迎接高宗,发现死婴后,让宫人指证,只有王皇后探视过小公主,点燃了高宗的怒火,废黜了王皇后,还指证王皇后搞巫蛊之术,最后做成人彘。
后来,武则天又毒死了大儿子李弘,李弘深得高宗疼爱,被立为太子后,被武则天用酒毒死。二儿子李贤被立为太子后,因揭露明崇俨,与武则天划清界限,站在了李家的立场上,也被武则天逼死。
和王皇后宫斗时,为了固宠,武则天把亲姐姐韩国夫人、外甥女魏国夫人介绍给高宗,任由高宗和她们鬼混。可当李治对强势的武则天有厌烦情绪,想移情韩国夫人的时候,武则天立刻毒杀了自己的亲姐姐和外甥女。
698年,武则天将三儿子李显重新立为皇太子。为缓和李、武两家的关系,将16岁孙女永泰郡主李仙蕙,嫁给了自己的侄孙魏王武延基。
李仙蕙与武延基婚后关系融洽,和李仙蕙的兄长李重润,聚在一起聊天吃饭。因为议论男宠张氏兄弟,触怒了武则天,最终三人都被怯弱的李显逼死。
同父异母的兄弟武元爽和武元庆,曾在娘家虐待过武则天母女,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为了报复,将两个哥哥流放,活生生将他们折磨至死。
3.有多少大唐重臣被处死
武则天时期,大唐还活着的开国元老中,只有程咬金明哲保身得以善终,他没有干涉李治后宫之事,未参与任何站队,不在乎名利,又有大家族背景,没有对武则天产生重大威胁。
随着武则天势力的崛起,那些曾经反对她、拉帮结派的大臣,遭到清洗,大多结局惨淡。李恪和李道宗等人,早被长孙无忌罗织罪名害死。
655年,长孙无忌反对立武昭仪为皇后,四年后被武则天诬陷谋反,流放黔州自缢而死。665年,宰相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内史裴炎,因请求武则天归政于皇帝,684年十月被斩首。唐初名将程名振之子程务挺,因上表朝廷替裴炎辩白,且与唐之奇等人是旧交,被武则天派人斩首于军中。
唐初名将李勣之孙徐敬业,因降职心怀不满,打着勤王救驾旗号,造反兵败被杀。此外,天官侍郎邓玄挺,因和李唐宗室走得较近,在689年被杀。同九月,宰相魏玄同,被赐死家中。
出生于百济(朝鲜)的名将黑齿常之,被周兴诬陷入狱,后又被缢杀。刘齐贤在狱中自杀。武则天为称帝,任用来俊臣等酷吏打击异己势力,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许多大臣惨遭迫害,可谓血雨腥风,众多大臣因反对她或被牵连而丧命。
4为何如此痛恨长孙无忌
武则天在通往皇后的道路上,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废立皇后关系到关陇与山东两大利益集团之争。作为关陇集团首领的长孙无忌,当然支持出身关陇集团的王皇后。
654年,李治和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中饮宴,赏赐金宝缯锦十车,又任命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以皇后无子来暗示无忌。但长孙无忌却假装不明白,顾左右而言他。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多次到长孙无忌家中请求,李治还派礼部尚书许敬宗加以劝说,可都被他当场骂走。李治只能约谈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要臣,长孙无忌态度依然坚决,说因武媚娘几分姿色,便要 “废后立新” 实属荒唐。
非要立新后,也要立她人,立先帝的才人为后,岂不让天下人耻笑,颜面何存?这一点是唐高宗最见不得光的事情,所以李治勃然大怒,命人对提及此意的褚遂良拖出大殿。
躲在帷帐后面的武则天则高喊:何不将此人杀掉?吓得长孙无忌连连劝谏,褚遂良最终才保住一命。无计可施时,军方代表李勣属于山东集团,支持武则天当皇后。
被长孙无忌打压的李义府,也公开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李治马上升了李义府的官位,有些大臣纷纷效仿李义府。武则天终于当上了大唐的第三任皇后,没多久就联手李治,把长孙无忌给干掉了。
5长孙无忌为何被逼死
长孙无忌的死有多层原因,并不是只有武则天想要他死。首要原因,当然是他坚决反对武则天当皇后,惹得武则天对他怀恨在心,但这并非唯一缘由。
长孙无忌乃凌烟阁第一功臣,地位极高。在储位之争中,他诬称吴王李恪谋反,致其被赐死,还将与自己不和的江夏王李道宗,和驸马都尉执失思力流放岭南,树敌众多。
李治能当太子,亲舅舅长孙无忌功不可没。可江山易主后,长孙无忌却在权势中迷失。他位高权重,积极结党,朝中 “宰相班子” 六人,都与他私交甚密,引起唐高宗反感与警觉,“君相之争” 拉开帷幕。
唐高宗先封李勣为司空,扶持不同势力制衡长孙无忌。御史大夫李乾祐和监察御史韦思谦,联手弹劾褚遂良“抑买土地”。查实后,长孙无忌只将褚遂良贬职,这让李治察觉司法官员袒护褚遂良,嗅到朋党气息。
原来,长孙无忌的关陇集团如铁板一块,占据朝廷主要部门,群臣只听他一人之言,连李治的命令都需他点头才能传达。为打破长孙无忌的关陇集团,李治与武则天联手.
最终,长孙无忌在李治的皇权,武则天代表的寒门士族集团,李勣代表的山东豪门集团的联合下,被诬陷谋反,流放黔州被逼自缢。
长孙无忌死后,家产被抄没,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曾经辉煌的长孙无忌,就这样陨落了。
华夏女子图鉴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