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吴兴生态相册1197期
白胸翡翠(White-throated Kingfisher,学名:Halcyon smyrnensis)专业科普文章
摄影师/陈绍龙
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和西部的大型树栖翠鸟。以其醒目的羽毛颜色和独特的生活习性而闻名,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鸟类的特征、分布、习性以及保护状况。
一:形态特征
白胸翡翠体长约26.5至29.5厘米,是一种色彩鲜明的鸟类。其特征包括明亮的蓝色背部、翅膀和尾巴,头、肩、侧翼和下腹为栗色,喉咙和胸部为醒目的白色。成鸟具有深红色的喙,深橙褐色的头部、次级飞羽和侧翼,以及白色的喉咙、胸部中心和腹部,上体和尾部为苍绿色。幼鸟相比成鸟颜色较为暗淡,胸部的羽毛有窄细的黑色鳞片状斑纹。
二:分布范围
白胸翡翠的分布范围广泛,从中东、印度、中国、东南亚延伸至菲律宾、安达曼群岛和苏门答腊岛。在中国,它们主要分布在北纬28°以南的地区,包括海南岛,海拔可达1200米。在台湾,白胸翡翠则被视为迷鸟。
三:栖息环境
白胸翡翠偏好开放地带,如稻田、城市花园、鱼塘和海滩。它们活动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池塘、水库、沼泽、稻田、鱼塘、平原河流、湖泊岸边、海岸、红树林或村庄附近的水域,有时亦远离水域活动。
四:生活习性
白胸翡翠性格活泼而喧闹,捕食于旷野、河流、池塘及海边。它们在飞行或栖立时会发出响亮的kee kee kee kee尖叫声,也作沙哑的chewer chewer chewer声。白胸翡翠是肉食性鸟类,主要以鱼虾、昆虫和蜥蜴为食。
五:繁殖行为
白胸翡翠在软石面掘洞为巢,繁殖期为4-6月。它们在繁殖季节会展现出特定的鸣叫行为,包括一种高亢的颤音笑声。
六:保护状况
白胸翡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无危”(LC)等级。在中国,白胸翡翠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七:结语
白胸翡翠以其独特的色彩和行为特征,在亚洲的鸟类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解和保护这种美丽的鸟类,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白胸翡翠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仍需持续关注和加强。
---
本文综合了多个来源的信息,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白胸翡翠科普介绍。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对这种美丽的鸟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竹童讲生态
湖州市公安局“湖警小V”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