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吴兴生态相册1194期/雉鸡(CommonPheasant,学名:Phasianuscolchicus)科普文章

2024-11-16 09:53 浙江湖州

“印象”吴兴生态相册1194期

  雉鸡(Common Pheasant,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科普文章


摄影师/陈绍龙

  雉鸡,作为鸡形目雉科雉属的鸟类,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生活习性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雉鸡的形态特征、分布、生活习性以及繁殖特点,以增进公众对这一物种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一:形态特征

   雉鸡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长得多,雄鸟羽色华丽,多具金属反光。头顶两侧各具有一束能耸立起而羽端呈方形的耳羽簇,翅稍短圆;尾羽18枚,尾长而逐渐变尖,跗跖上有短而锐利的距,为格斗攻击的武器。雄鸟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宽大的眼周裸皮鲜红色。有些亚种有白色颈圈。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从墨绿色至铜色至金色;两翼灰色,尾长而尖,褐色并带黑色横纹。雌鸟形小而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

二:分布

   雉鸡广泛分布于西古北区的东南部、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在中国,雉鸡的分布几遍全国,栖息于漫生草莽或其它荫蔽植物的丘陵中,冬时迁至山脚草原及田野间。

三:生活习性

  雉鸡适应性广,抗寒能力强,能耐受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饮冰碴水,不怕雨淋。雉鸡集群性强,雄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雌鸟与其雏鸟偶尔与其他鸟合群。栖于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

四:繁殖特点

   雉鸡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殪。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产蛋期延长到9月份,产蛋量也较野生雉鸡高。人工驯化后的雉鸡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国七彩雉鸡4~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期。

五:结语

  雉鸡不仅以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生活习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护雉鸡,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提高公众对雉鸡的认识,促进其保护工作的开展。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1)
霸气少庭 · 2024-11-16 10:50 · 江西南昌回复
雉鸡的习性和特点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