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身体为尺测量长度,如中国用“尺”(拇指到中指的距离),罗马用“脚”(行走时的脚步距离)。为了培养学生的量感和估测能力,二年级数学组开展了“藏在身上的尺子”项目化学习活动。该活动基于2022版课标中的《身体上的“尺”》主题,分为遇见、玩转和分享隐藏尺三个环节,通过测量、绘画等活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量感和实践创新能力。
遇见隐藏尺
身上有哪些尺子,又怎样才能量出这些尺子呢?“用尺小达人们”在之前的数学课上,已经跟身上的“尺子”打过招呼了,再次遇见它们,熟悉又陌生,尽可能发现并准确测量隐藏尺,这一任务给“小达人们”带来了新挑战。
不同的孩子身体部位大小各不相同,自己的一食指、一拃、一庹、一脚、一步到底有多长?孩子们通过测量,并且把测量结果记录了下来,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身体尺长度的不一样。
玩转隐藏尺
1.我是测量小达人
带着这么多身体尺,你想测量哪些物体?用哪个身体尺去测量呢?在测量活动中,孩子们发现测量沙发可以用“一庹”;测量饭桌用“一拃”;测量地砖用“一脚”,测量小盒子的宽度用“一食指宽”,测量房间的长度用“一步”。测量不同的物体,选择合适的身体尺很重要!
2.我是“制尺小达人
尺子各种各样,但亲手做的尺子总归不一样。通过自己精心的设计,一把把特殊而美丽的尺子,诞生了。
分享隐藏尺听,“小达人们”动起嘴来,在大声述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活动,自己是如何测量身体上的尺子的,如何用身体尺去测量物品的,如何制作尺子的,将体会说给大家听,共享快乐时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孩子身处真实的情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用身体上的尺,“量”出素养。
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
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