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刚开始冲奶粉的时候会手忙脚乱的:
有的不是冲得太浓就是太烫;
有的冲完后奶瓶里都是泡泡;
有的总是冲不散奶粉,或者奶粉总贴在奶瓶壁上……
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为了让大家更快地掌握冲奶粉的技巧,今天就来做个图解。
第一步:清洁双手
保持手部干净,避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奶粉勺、奶瓶、奶嘴等。
第二步:准备合适水温
按照奶粉外包装的说明,准备合适温度的水。如果没有注明,一般 40℃~70℃ 都是合适的。
注意:如果水温过高,奶粉会凝结成块,维生素 C 等热稳定性差的营养素也会遭到破坏;如果水温过低,奶粉不能很好溶解,这些都会影响宝宝消化吸收。
第三步:先加水后加奶粉
把奶瓶放在水平的桌面,根据奶粉外包装注明的冲调比例,倒入适量的水。平视瓶内水面所在刻度,能获得更精准的水量。
然后用附带的量匙舀奶粉,盛满刮平,不要挤压,加入盛有水的奶瓶中。
注意:如果先加奶粉后加水,实际水量会少于要求的水量,冲出来的奶粉就会偏浓。如果长期喝过浓的奶,会影响宝宝健康。
第四步:轻摇溶解
水平旋转晃动奶瓶,或者将奶瓶握在手心双手轻轻搓动。
如果瓶底没有奶粉沉淀,说明已充分溶解。如果产生气泡,可以放一会儿,等气泡消失了再给宝宝喝。
注意:尽量不要盖上奶瓶用力摇晃,或上下晃动,或用勺子筷子搅拌,这会产生很多气泡,容易引起宝宝肚子胀气,打嗝甚至吐奶。
第五步:确认奶温
倒置奶瓶,滴几滴奶在手腕内侧,感觉不烫微温即可。
注意:如果过热,可将奶瓶在流水下冲一会儿,或者将奶瓶放在凉水盆里凉一会儿。
第六步:测试流速
倒置奶瓶,使奶嘴朝下。如果奶以大概每秒一滴的速度流出,说明流速合适。
注意:如果几秒滴一滴奶,说明奶嘴孔太小,流速太慢,宝宝吮吸较费劲;如果奶呈直线流下,说明奶嘴孔过大,流速太快,宝宝容易被呛到,需更换奶嘴。
这些泡奶粉的技巧你都学会了吗?即使现在不熟练也不要紧,泡得次数多了,也就熟能生巧了。
来源 | 亲宝宝
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惠兴路2号
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
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