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与浙江杭州的渊源

2024-11-11 11:00 浙江杭州

今天,有幸来到了金老的故居瞻仰,参观,学习,对中国杰出的华人金老的点滴回忆,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金庸先生与浙江.杭州的渊源

文/陈浩

金庸先生1924年3月10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98年,获影响世界华人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金庸先生对杭州的偏爱,从一部部小说里就可以看出,很多情节都与杭州有关。首部长篇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应该是金庸小说中出现杭州最多的一部。江南武林帮会红花会首领陈家洛三会乾隆就是在杭州。《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学会“吸星大法”,也是在杭州。《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黄蓉在西湖边喝酒赏荷。

浙江的海宁是金庸先生的故乡。古镇上建有一座金庸书院,是参照了清朝时期盐官古镇上知名的安澜书院建造的,金庸书院全面详细地展示了金庸的学术成就,精心收藏了许多金庸的著作和相关的研究资料。金庸先生专程从香港来到了海宁,出席了书院的奠基仪式。

金庸先生在22岁时从海宁来到杭州,进入《东南日报》担任“记者兼收英文广播”一职,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具体任务是收听外国电台,如美国之音、大英电台(BBC)的英语广播,并择要闻翻译出来,偶尔也选一些英文报上的短文翻译备用。金庸喜欢晚上8点开始工作,一边收听英语广播,一边把重要的关键词记下来,再凭着记忆将收听到的新闻即时翻译成汉语。

据金庸先生好友、已故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回忆:金庸太太林乐怡就曾透露金庸本人的心思:他一生最喜爱的城市的确是杭州,确实有过在杭州终老的念头。为此,金庸在1996年就在杭州的洪春桥附近位于“双峰插云”的御碑亭后几十米处,购置了一套名为“云松书舍”的别墅。宅子由杭州园林设计院根据金庸的意愿设计的。主体建筑为南方四合院式建筑,室内设计中西合壁。偏院遍载松竹,花园叠山上听松亭为全松木结构,亭顶瓦片也是松木制成,造型古朴雅致。云松书舍是杭州市政府出地、金庸出资而建,包括装修总投资应该在1500万左右,均由金庸先生出资,这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一笔巨资。

张浚生透露,“金庸先生只在云松书舍住过一个晚上”。1996年云松书舍建成后,金庸先生觉得书舍建得太美满了,又在西子湖畔,不应由他一人独享,应公诸同好,让普通人都能分享美景,所以决定将云松书舍无偿捐赠给杭州市,杭州市政府也曾对金庸先生的高风亮节予以了表彰。

出生于浙江的金庸,对杭州的龙井茶和杭帮菜情有独钟,香港有名的杭州餐馆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对杭州的龙井虾仁、西湖醋鱼、西湖莼菜、叫化鸡和杭州的传统名点虾爆鳝及片儿川等都是金庸先生每到杭州必点的菜肴和面点。1999年,金庸担任浙江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在此期间,金庸的讲座成为浙江大学的保留节目,每次开讲必定座无虚席。

时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的张梦新教授分享了在他眼中的金庸先生,谈到在浙大任教期间与金庸先生共事的那段往事和10多年前的点点滴滴,对于张教授来说仍然历历在目:从1999年到2005年的6年间,金庸先生担任院长,我呢担任党委书记,有幸和他共事6年,他是一位广受师生爱戴的好院长。张教授说道:金庸先生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架子,和学生们都是以师兄弟相称。当时金庸的到来让整个浙江大学沸腾了。受聘仪式和与学生见面会的会场有400多个位置都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中都挤满了人,数百名无法入场的学生一直等候在会场外,只求见上金庸一面。

每逢金庸回答学生提问,其独特的武侠式的回答引起了在场学生经久不息的掌声。金庸当时用他那带着海宁老家口音的普通话动情地告诉浙大的学生:我一生最喜欢的就是和青年学生打交道,以后我还会常来浙大,希望你们的学问不断长进。“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小师弟小师妹,我永远都是你们的大师兄。”新华书店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浙江,武侠小说的销量,没有人能超过金庸。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提供了一份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3年,浙江省每年通过新华书店系统销售的金庸小说,稳定在1万册左右。杭州晓风书屋的老板说:“金庸的书一直是店里的畅销书,每年要卖出300—400套。浙江图书馆目前存有金庸著作179种,总计878册。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去世,享年94岁……

金庸先生的一生,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渊源颇深。对这座最爱的城市,他曾深情地说道: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杭州,我的第一份爱情在杭州,我一生最爱的城市是杭州,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最忆是杭州......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