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文博讲坛现场
11月1日上午,由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枫桥镇人民政府主办,诸暨市博物馆、诸暨三贤研究会承办的《杨维桢的人生轨迹与书风变迁一一从他书于绍兴地区的唯一墨迹谈起》专题讲座在市博物馆举办,本次讲座特邀了顾工先生担任主讲嘉宾,为百余名诸暨三贤研究会会员、文艺书画界人士,以及文博爱好者讲解杨维桢的人生轨迹与书风变迁。
杨维桢
杨维桢书法欣赏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诸暨枫桥人。元末诗坛领袖,著名书法家。泰定四年(1327)进士,仕至江西儒学提举。清廉勤政,敢于为民请命,晚年居松江。作乐府多以史事、神话传说为题材,或取材元末时事,善用奇辞,诗风奇诡,号“铁崖体”。书法首创从章草入行草手法的综合运用,笔锋遒劲苍古,体势清奇跌宕。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杨维桢与王冕、陈洪绶是在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中享有崇高地位的艺术大家。由于这三位都是浙江诸暨枫桥人,所以又叫“诸暨三贤”或“枫桥三贤”。他们是诸暨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他们的励志故事是诸暨人耕读传家传统的生动写照,他们的传世之作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2020年9月,中央电视台十五集文化记录片《诸暨三贤》在诸暨市西施故里景区开机
顾工,江苏淮安人。东南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历任昆山书画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中华书画家》杂志编辑部主任、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促会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博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曾获“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最高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发表杨维桢研究相关论文30余篇,出版《杨维桢书迹研究》等著作十余种。
顾工
诸暨三贤研究会会长许绍满为顾工颁发三贤研究会顾问聘书
讲坛上,顾工从杨维桢现存最早书迹《柳桥渔唱题咏》说起,为大家详细鉴赏了画作上包括杨维桢、韩性、陈眉寿、王冕、杨渊等八位元人九段题咏。顾工还将杨维桢的人生分为“水南山北(45岁以前,浙东生活时期)”、“铁笛道人(46-55岁),浪迹浙西时期”、“七客者寮(56-63岁,任官杭州建德时期)、“江山风月福人(64-75岁)晚年松江时期”共四个阶段,详细解读这位书法大家丰富独特的艺术人生与书风变迁。顾工认为,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推动着杨维桢的书法不断创新,也推动着他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磨砺中走向成熟。浙东生活时期,杨维桢开创大写意书风,行、草、章草多体融合;浪迹浙西时期,他的“复古+奇绝”的文艺观念和作品风格趋于成熟;及至晚年,杨维桢移居松江,在行书、草书中掺入章草,增加了作品的古拙感和丰富性,形成了“奇绝、跌宕”的书法特征。
诸暨文博讲坛现场
“诸暨三贤”是诸暨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绕不开的人物,杨维桢的书法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艺术成就突出,本次讲座无论在专业理论还是认知视野方面,都为大家了解诸暨三贤人物,领悟三贤精神打开了一扇窗户,为进一步弘扬诸暨三贤文化,更好地做深研究文章、做亮宣传文章、做活转化文章,具有积极的意义。
潮客_wca6n6徐可良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