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河流水系众多,碧水绕村,目之所及皆是灵动与生机。近年来,当地锚定“全省走前列、全国争一流”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一以贯之深化河湖长制,高质量推动河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夺“大禹鼎”,晋级“大禹鼎”一星金鼎,全市出境水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以上,实现合格饮用水人口覆盖率99.94%、农村饮用水工程县级统管运维100%、全市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人口覆盖率92.6%……
为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落地落实落细,衢州市政协日前赴龙游县,开展“‘幸福河湖’建设 助推‘畅饮好水’农村供水安全提升行动”专项集体民主监督,助力做好让水留下来、让水联起来、让水活起来、让水美起来、让水安起来“五篇文章”。
“当前,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更足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快破解。”市政协委员、市资规局副局长金树平分析提议,“沿河项目建设要兼顾水土保护,避免地表裸露、边坡覆盖不足导致水土流失。”
市政协委员、三善律师事务所主任毛建荣建议,强化河长制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推动河湖管理保护走深走实,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群众共同参与河湖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
“要用好数据分析,做好监测预警,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防患于未然。”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副主任张爽对源头管控给出专业意见。龙游县政协委员、县餐饮协会会长李文杰也认为,要进一步在上游管护上下功夫,筑牢上游生态屏障。
市政协委员、飞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居明呼吁,深化推进跨区域联动、跨部门联合,建立健全协作机制。
龙游县政协委员、青年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美霞提出,积极推进河湖管护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在保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不断向好的基础上,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景点品味。
市政协主席方健忠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饮用水安全、水产业水经济发展、水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锚定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目标,切实助力做好“水文章”、讲好“水故事”,以“幸福河湖”建设新成效推进衢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作者:胡夏菡、何于盛
来源:联谊报
制作:陶迈卿
浙江政协同心苑
浙江省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