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由浙江牵头申请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写好其申遗的后半篇文章成为无数茶人、茶非遗实践者时刻践行的目标。
“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是浙江的第一章答卷。“春风一吹绿山岗”值此春茶之际,公众号将推出“非遗观茶——对话”系列专栏。
本系列将从“保护能力建设: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创新力建设:迭代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播力建设:增强传统文化叙事能力”三个方面链接不同项目、不同领域,对话茶非遗项目,总结经验,聚焦观点,碰撞思想,启迪保护,凝聚共识。
下面跟着小编走进“非遗观茶——对话”第十一期增强传统文化叙事能力本次对话的主题是“直播创新:非遗新消费与文化传播的助推器”。
创新文化直播方式:突破空间与互动,助力非遗传播
“第一个主要是想围绕着‘创新文化直播方式’话题。因为大家都知道直播它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因为如果按照我们传统文化旅游的方式,我们想了解一个非遗的技艺或者到传承人那里了解的话,我们需要去线下实地,那有了直播的方式之后,那我们线上就可以看到非遗传承人的一些技艺的展示或者是对于茶文化周边的介绍,所以直播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突破空间限制的方式。”
“第二点就是直播有个很大的特点是,能互动的方式,也是一个创新,因为原来线上店铺的模式,大家只能看到一些静态的展示页面,会通过去询问小二得到回复,那这个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而直播呢恰恰提供了一个及时性回复,我们的观众在看到一个非遗的展品之后或者是一个茶文化的周边产品之后,他可以及时地向主播提出问题,主播也可以很快地给到一个反馈,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去更加了解我们的非遗技艺,我们茶文化的周边,包括我刚刚上场之前,其实看了一下下午场的淘宝直播间的情况,刚才也是在我上场之前应该是突破了15000人。大家要知道今天是一个周五,是一个工作日,虽然我们给了流量的支持,但是工作日期间还能打开手机去看这个非遗的活动,那就说明是我们这个内容本身非常吸引大家,那我现在觉得是给了我信心,就是未来在非遗的传播方式上,确实是可以从直播的这个角度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直播助力非遗新消费:内容化与带货双轮驱动
“第二个话题其实我想介绍一下‘直播助力非遗新消费’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提到淘宝直播的时候呢,大家第一个反应是淘宝直播那不是带货的吗?那么跟非遗会有什么关系呢?或者是为什么?是不是要找一个达人去淘宝直播去卖这个商品的?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样。那其实我这里呢,刚好也可以跟大家同步一下,淘宝直播,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一个叫‘内容化’的战略,那这个‘内容化’的战略恰恰其实就是想把原来我们从'卖货'的方式向‘内容力’的方式去转化,未来会实现‘带货’和‘内容’双轮驱动的一种模式。”
直播成为非遗新工具:手机变新“农具”,推广非遗新方式
“我在浙江这边确实是第一次参加活动,所以没有本土非遗案例,但福建南平的建盏经验值得分享。作为国家级非遗技艺,建盏工艺曾失传多年,后被孙建兴大师复兴,并带动南平市级传承人三四十人。在淘宝直播上,我们摒弃传统货架电商模式,进行内容化运营,直播展示建盏从拉坯到烧窑的全过程。调研中,直播机构老板被内容深深吸引,详细询问并下单高价建盏。此案例证明,非遗产业可通过内容与带货双角度创新消费形式,共同推动发展。”
“最后,正如助农领域的口号‘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在非遗领域,手机也可成为传承人的新工具,直播成为非遗技艺传播新方式,助力非遗与茶文化周边推广。相信在省厅非遗处及各地文旅系统同仁的支持下,浙江非遗未来必将大放异彩。”
非遗茶联盟
杭州市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