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千万工程”美乡村|德清仙潭村:从“空心村”到“共富村”!

    编辑于2024-10-20 02:46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

    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同心苑”策划推出

    “千万工程”美乡村

    邀请政协委员当导游

    带你一起领略

    浙江大美乡村

    昔日穷乡僻壤“空心村”

    今日村美人和“共富村”

    跟随

    德清县政协委员

    沈婵樱

    一起走进仙潭村

    【导览委员】

    沈婵樱,德清县政协委员、莫山黄芽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碧水青山,万顷竹海。仙潭村位于德清县莫干山北麓,因拥有“仙人洞”“碧坞龙潭”两个景点而得名,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村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庭院特色村、省农家乐特色村。

    ▲碧坞龙潭景区

    曾经,仙潭村是一个“空心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公路不通,村民只能靠毛笋粗加工、畜牧养殖为生,收入非常微薄,年轻人大多离开村庄外出打工。时间一久,仙潭村逐渐“空心”。

    变化始于“千万工程”。2003年,仙潭村从整治环境入手,发展产业,吸引人才,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和精彩蝶变。

    何如变“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治理污水和开展厕所革命等行动措施,村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与此同时,村里逐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加强社区管理,开展社区活动,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让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民俗文化节

    ▲百寿宴

    要美,更要富。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昔日穷乡僻壤逐渐变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村里有了第一家精品民宿。随后,先后引进“莫干书院”“自然居”“大乐之野”“山中小筑”等高端民宿项目,带动在外经商人员、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创办了一批以“莫梵”“清栖”等为代表的本地精品民宿。

    ▲特色民宿建筑

    2023年,仙潭村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6800元提高到55000元。

    秀美灵动的青山绿水,孕育了民宿产业集群,也赋予了文艺创作者灵感。仙潭村与浙江省之江剧本创作研究中心合作,精选创作基地7个,挂牌建立“莫干山编剧村”,邀请首批62位艺术家入驻。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成为仙潭编剧村的首任“村长”,协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文化高地。

    文艺赋能乡村建设,也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老村改造的‘文杏里’成了咖啡厅和图书馆。”“仙潭美术馆可以免费看展览!”“隔壁南路村的营地还能赏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大仙潭’太美了!”……村民们乐得奔走相告,纷纷点赞。

    ▲美术馆书画艺术展

    村民口中的“大仙潭”是仙潭村联合临近的四合村、南路村,组团实施的“大仙潭”共同富裕联合体建设。“大仙潭”打破了行政村区划限制,充分整合区域内特色资源,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围绕文创空间、星空营地、户外运动等发展方向,先后引进文杏里、大白熊、萤火虫基地等12个共富项目,着力推动产业共兴、平台共建、品牌共塑、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大仙潭”已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

    如今,仙潭、南路、四合3个村均被评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未来乡村),实现了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蝶变。

    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

    邀您共览

    作者:朱敏敏、马骏

    来源:联谊报

    制作:朱敏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鸣号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