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市心的公园一隅,仰头发现蔚蓝的天空下,一部分急性子的红枫、黄栌、松香等树种的叶子,已开始微微羞红着色了,午间的阳光穿透了葱茏的树荫,落在它们的叶片上,青中含橙,黄里泛锈,令人心湖微澜、温婉欲亲。“天容云意写秋光,木叶半青黄”,杭城仲秋的妩媚就这样迎面而来了。
春夏秋冬,四时成岁,每季孟、仲、季三个月依次递进,“孟”是第一,“仲”是第二。古时候农历的算法,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都称为仲秋,因此秋老虎还肆虐得十分厉害的九月上旬,时序上却已进入了中秋佳节。
杭城是处于东南的沿海城市,气象的实况常常与中原地区错位。正儿八经的早秋时间特别短,我宁愿把杏叶金黄之前的这一段都视为仲秋,喜欢顺着街路上随处可见的落叶片片飘扬的方向,凝眸一日比一日浓重的秋光轻歌曼舞。
仲秋的杭城,最有标识的形象,就是味觉与视觉水乳交融的桂花盛宴。这一波桂宴一如既往,尽管迟到但绝不缺席,它们飘逸的气势来得热烈,来得尽兴,杭城的大街小巷,随便哪儿都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芳香,与其说是“满陇桂雨”,不如说是“满城桂雨”,妥妥的治愈了由于忙碌而与盛开的桂花擦肩而过的“心头大恨”!偌大个城市,仿佛齐刷刷的一夜之间开启了特有的馨香模式。
有一个北方同事网上问,错过了国庆长假来杭,问是否要等到秋叶金黄的十一月再来为好?我说择日不如撞日,就选眼下的几天吧!保证让你有一种独特的游历体验,气沉丹田全身浸香的感觉,那是你老家没有的!
藏身在桂花树下,看着密匝匝的小碎花缀满枝头,香气四溢,才见证了什么叫“蔚成大观”,什么叫“星火燎原”。匆匆而过的路人打桂花树下经过,无论性别无关年龄,都是轻风盈袖自带香气的,那样子都非常的静美。
古人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赏桂的感觉,既需要眼观鼻闻,更需要舌咂心品。桂前徘徊除浮躁,心悠才觉清香远。
每天从地铁站里出来,一眼看见公园幽径上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的金桂墙,晨练的市民沐着花香悠闲自在,真觉得“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仲秋的时光虽然特别美好,但又多么清浅而短暂呀,我得以一当二,无人处大口呼吸,贪婪猛嗅,不怕轻狂,左拍右拍,不嫌片多,让这些橙红嫩黄、百态千姿的桂子随风潜入梦才好!
仲秋杭城风和日丽的外表下,夜晚不易察觉的寒气悄悄加速了秋色的浸染。游走在公园里,每一条小径转角处,时不时与几树斑斓的树影撞个满怀。经过了一个漫长夏天的等待,潜伏着的有色叶们这时露出了原来的身份,渐渐开始准备着颜值出圈了。
原来它们都是四季草木谍战剧里的主角呀!焦糖色的叶片被胡萝卜素悄悄催化着,与此同时化青素却且战且退,剧情的演变就是昔日的“群众演员”开始抢镜了。
尤其在逆光中几处木叶率先靓丽得有些象模象样了。你会为了几片难得养眼的叶子进入镜头而喜不自禁!古人不是老早就说过嘛,“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小红书上杭城的美摄大咖们十分可爱,他们毫不吝惜地分享着秋日打卡地,有许多是以前不那么出众和在意的。其实,每个人在杭城都能找到自己方便和喜欢的私藏秋日秘境。西湖的十大景点不用去说,就是自己生活的周边,总能发现钟情的秋日之景。
比如杭城的不少马路都很有特色。尽管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但午后时分人流车流都比较稀少,不用担心闲人闯镜。早熟的枫香树绵延不绝,黄灿灿的树叶与葱茏的绿荫交织在一起,一半是沉静一半是热烈,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赏到最靓丽时的秋色是一回事,赏着正在奔赴靓丽路上的过程更有味儿,这是仲秋里独有的融合之美和嬗变之美呀!
看到几个周边高楼里“搬砖”的女生欢喜雀跃的捡了好些落叶,我也忍不住想弯腰捡起角落一棵大树下的落叶。好不容易选了几片标致一点的,风一吹,它们像蝴蝶一样又往前飞了。捧在手心里的金黄和丹红,都是最治愈的秋日私语,它们是来自大自然的问候。悄悄归纳和收藏好,分门别类,轻轻放进记忆的档案里,让时光凝聚眼前静谧的这一刻吧。
仲秋时节杭城会下一些小雨,好像是专门来渲染气氛烘托剧情的,明明撑着伞,你的心却烦不起来。我终于逮到了以听闻杨堤秋雨的名义,去西湖边上漫无目的地踟躇。
晨雨后的莲叶晃着团团水珠,几条红鲤鱼围着打转,会发几分呆,觉得白居易当年说的正是此时此景:“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迷蒙的秋雨让仲秋的画面景深更悠远绵长了。
秋雨淅沥之中,进入红栎山庄前面的杨堤景行小亭,游人特别少,几乎找不到与你擦肩而过的人,但又特别有诗意。一边是苏堤如长练卧波,雷峰如老僧若定,一边是景行老桥孤然拱起沧桑在目,一二艘载着情侣的小舟从旁边的黄金水道上经过。这样的画面唤起了以前几次坐船游历湖西的体验,恨不得立马跃入小舟之中重游。
我听着雨嘀木槿花叶的声音,想起了杨孟瑛当年在西湖岸边留下的功业,想起了二十年前西湖西进改造中的宏大气魄,心里一阵阵潮热。如果没有像他们这些人的倾情摹划,安有今日西湖之美?
清汀孤鹅渔村晚,十里桂香野堤秋。除了西湖,我也不厌其烦的来湘湖畔健走,始终觉得这里小众一些,原生一些,更加“去人文化”一些,她就是可以触摸的人间烟火,可亲可疼的邻家女孩。
有一个朋友下单买了湘湖之南的房子,让我羡慕了许多天。住进景区的感觉真是可遇不可求呀。我平时一有兴就来,把它当作自己的后花园。湘堤一带游走赏秋一直很喜欢。这里六桥卧波,高低错落,韵律有致。卧虹、枕流、迎柳、引鹭、望湖、拥岚这几个桥名蕴藏着浓郁的古典气息,尤其令人玩味。
不时可见的桥畔林间白鹭翩翩起舞,与群山黛色涵糖、黄叶飞谷的景象形成对比,以动戏静,真有“舟中不觉青山转,埠外时看白鹭飞”的诗情画境。
风和日丽的早上,沿着城山的船埠一直走到跨湖桥,但见湖面似镜,蓝天白云倒映于湖中,水草游鱼在云朵中穿行。三两只游船于波光粼粼之中缓缓靠近湖心岛,蜿蜒的杨堤似在水中划开了一根瘦削的线条,透过一空空拱起的桥洞,青中参黄的荻花轻轻地摇曳着,这景象令人如痴如醉。难怪明代诗人来曾奕由衷地赞美:“湖山四顾渺无涯,几度低回幽兴赊。”
夕阳西下时,泛舟清澈的湘湖,穿过一个个造形别致的桥梁,遥望远山或明或疏,斑斓杂陈,近看湖堤蜿蜒,枫叶如花,蓝天白云、山峦石桥均倒映于一平如镜的湖水之中,水草游鱼像是在云朵中穿行。光影的转换令湖影随时变幻莫测,水底烟峦云影簇拥,湘湖秋水真可入诗入画,任是无情也动人!
与西湖所不同的是,这里似乎是户外账篷休闲的天堂。城内的人携妻带子来这里,秋风清淡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渐浓的秋意写在远山,枫林沉醉在微风之中,微黄的银杏用画笔染出仲秋的诗意,荻花也学芦花飞,尽管青丝变白发,依然兀自优雅。绯红的南天竹匍匐在路上,虽然博不了路人的一次回眸,但照样率真而坦诚。
雾霭轻飞,碧水悠悠,一只孤单的野鸭还在水中畅游,乐不知返,林忆莲的歌声随风唱起:“天色已黄昏,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未开启的门…”心中不免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冲动,手中的镜头也会爱上这只不“回家”的鸭!
人都说湘湖是西湖的“姐妹湖”。若论湖水之清澈,群山之斑斓,风光之娟秀,湘湖亳不逊于姐姐西湖。我在越堤上踽踽独行,看长桥卧波,忆跨湖拾梦,赏湖心云影,览纤道古风,摇曳的丛丛芦花与纷飞的几枝枫叶交织,瘦削的残荷与迥异的石桥互映,千顷湘湖尽收眼底,两岸画廊纷至沓来,一种秋高气爽任飞雁、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朗逸隽秀之感充盈在心头,怎么也挥之不去。
以前读苏轼的诗,以为“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为了描写春日海棠花开的情景。今日穿行在秋色渐浓的湘湖,又体味了其中的另一番诗情,我觉得诗情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其中的意象比兴并非呆板死扣,四时八节的人间草木都能从中找到通灵剔透的迷人气息。
仲秋的杭城,是一杯香气袅袅的佳酿,即使不贪心浅尝辄止,也会醉在晨风里;仲秋的杭城,是一本橙红嫩黄的影集,即使不会裁切秒剪那些玩艺儿,爽朗甘醇的画风依然香甜。
湖山水埠晨昏晴雨的某一刻,清风刚好轻轻吹来,幽香刚好袅袅经过,白鹭刚好翩然振翅,而你正好在场,那就是与最美的清秋重逢!
钱江湾
省级金融机构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