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志丹
镇尺,又称纸镇或镇纸,是中国古代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案头雅器。它以其独特的形态、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千年演变,成为现代收藏界的一颗璀璨瑰宝。
古代文人的案头雅器
镇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于小型青铜器、玉器的喜爱。这些器物因具有一定的分量,常被文人置于案头把玩欣赏,并顺手用来压纸或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文房用具——镇尺。据史书记载,镇尺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南史·垣荣祖传》中就有关于镇尺的记载:“帝(齐高帝萧道成)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这说明在南北朝时期,镇尺已经成为文人书房中的重要物品。
古代镇尺的材质多样,包括金、银、铜、玉、木、竹、石、瓷等。这些材质不仅赋予了镇尺不同的质感和美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品味。镇尺的形态各异,有的为长方形、正方形,有的为圆形、椭圆形,还有的为动物、植物等造型,争奇斗巧,各具特色。
铜镇尺的精湛工艺
在众多材质的镇尺中,铜镇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韵味而备受青睐。铜镇尺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唐宋时期,金银器的制作技艺更是炉火纯青,为铜镇尺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铜镇尺的制作工艺包括铸造、锻造、雕刻等多个环节。其中,雕刻是铜镇尺制作中最具艺术性的环节之一。雕刻师们以刀代笔,以铜面做纸绢,运用或老辣、或古拙、或奔放、或细腻的刀法,携刻出一幅幅具有浓烈金石韵味的书画作品。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展示了雕刻师的精湛技艺,也赋予了铜镇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现代收藏的瑰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镇尺逐渐从古代文人的案头雅器演变为现代收藏的瑰宝。在现代社会,铜镇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关注。他们不仅欣赏铜镇尺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韵味,更看重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现代铜镇尺的收藏市场日益繁荣。在各大拍卖行和艺术品市场上,铜镇尺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成为收藏界的一大热点。一些名家制作的铜镇尺更是价值连城,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品。
同时,现代铜镇尺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一些艺术家和工匠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铜镇尺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铜镇尺的种类和形态,也为现代收藏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
结语
铜镇尺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书房中的案头雅器,历经千年演变,已经成为现代收藏界的一颗璀璨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形态、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众多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青睐。在未来,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铜镇尺的收藏价值和文化内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让我们共同期待铜镇尺在未来的收藏市场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古文字文献学者趙志丹
编辑|今日时报社记者趙志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天下谈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