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乘坐地铁。
近日,在宁波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鄞州公园南站,随着全自动运行列车受电弓平稳升起,接触网热滑试验启动。这是继8月底“电通”后,8号线一期迎来的又一新节点,也标志着该线路离开通运营又迈了坚实的一步。
2014年5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的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试运营,让宁波正式步入地铁时代。从1号线到正在建设的6、7、8号线,十年间,宁波轨道交通的多个重要节点与鄞州息息相关。
前些天,一个曾在鄞州生活多年后因工作外迁的朋友回鄞办事,闲谈中,他屡次向记者感慨:离开鄞州10多年,这里的变化太大。想来,这其中宁波地铁十年的发展,是带动鄞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年前,贯通宁波城市东西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这条线路也横穿了鄞州的腹地,全线路共设29个地铁站,其中鄞州就有12个。随后开通的3号线、4号线、5号线更是让鄞州的不少镇迈入“地铁时代”。十年间,地铁凭借快速、便捷、安全等优势,迅速成为鄞州人公共交通的主流。
图为宁波地铁6、7、8号线首批列车中车宁波产业基地下线。
李阿姨因为要照顾孙女,10年来一直往返鄞州儿子家和镇海自己家,从最初每次辗转3辆公交车才能到家,到如今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直达镇海家门口,阿姨感慨:地铁真的是人们出行的福音。
宁波地铁开通十年,除了改变人们的出行外,也无形中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十年前,老虞和他的妻子在潘火街道富强路上开了一家小超市,三年前5号线开通,泗港站就设在了离小超市不足200米的位置。进出地铁口的人流不断增多,也带动了老虞小超市的生意。欣喜之余,老虞又面临了新的压力:生意好了,店铺租金涨了,同一条街还多出了两家便利店。但是好在地铁开通后,边上工业园招引的企业越来越多,老虞让妻子主营店铺,自己又在旁边工厂找了份保安的兼职,一家人又多了一份收入。
老虞家的变化只是宁波“地铁经济”的一个小小缩影,事实上,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便捷出行只是基础,以地铁为导向对城市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更新城市才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从1号线一期规划建设开始,TOD,即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理念,就贯穿宁波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十年间,在TOD引领下,轨道交通沿线不断有新的住宅、商业区、写字楼拔地而起。这其中鄞州就占不少,从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上盖,到3号线儿童公园站、仇毕站、姜山站,以及4号线潘火到矮柳区间……一大批TOD开发“红盘”随着地铁建设而跃升为“城市新贵”。
图为下应南车辆段。
就在8月初,宁波规模最大的地铁车辆基地——7、8号线下应南车辆段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车辆段是宁波目前投资最大、体量最大的轨道交通综合体项目,盖体面积约35万平方米。眼下,宁波轨道交通正在与鄞州一道积极谋划下应南车辆段的综合开发,按照TOD模式统筹周边开发,以“城轨融合、城产融合、城绿融合的区域发展引擎和新活力街区”为定位,规划打造引领城市发展的TOD示范项目。未来,这里将融合居住、商业办公、产业、学校、公园等功能,对整个片区的城市界面、市政配套以及生态景观等都会有综合性提升。
就如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那段经典旁白所言,地铁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与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我们相信,下一个十年,“轨道上的鄞州”必然在经济社会中跑出发展“加速”。
鄞响
宁波市鄞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