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祖国75岁华诞,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将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展出“先锋姿态——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菲洛诺夫、夏加尔先锋派艺术展”和“象新——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现象”两大展览。
展览开幕式
9月30日上午,杭州市临平博物馆正式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俄建交75周年展览开幕式”。开幕式上,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策展人叶夫根尼娅·彼得罗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临平区文物局党委书记、局长徐静出席展览并致辞,临平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艳勤、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叶夫根尼娅·彼得罗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会长杨建武、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陈军、临平区文物局党委书记、局长徐静共同为展览揭幕。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建安、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院长杨岭、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章太炎故居纪念馆馆长费杰、杭州博物馆副馆长王光斌、杭州工艺美术馆(中国刀、剪、扇博物馆)副馆长黄开战及浙江美术馆、嘉兴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萧山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各馆代表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临平区文物局党委书记、局长徐静在致辞中表示,两场展览的同时举办,不仅是中俄文化活动年的璀璨篇章,更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它在为观众中国人民开启一扇通往俄罗斯艺术窗口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韵味。作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临平,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与更加积极昂扬的姿态拥抱世界文化,2024年是中俄文化年的开启之年,希望展览的举办能够成为两国文化深入交流的重要契机,共同推动中俄两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为临平本地居民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在致辞中表示,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历史与文化交融的视角,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角色。文物展览作为一种跨文化的媒介,不仅仅局限于文物、艺术品的展示,它还承载着传递历史信息、深化文化理解、促进国际友好的重要使命。深化展览合作,为两国间的广泛合作开辟了新的渠道和可能性,也为全球文明对话贡献中国和俄罗斯独特的视角和声音,进一步展现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策展人叶夫根尼娅·彼得罗娃向各位观众介绍,此次展览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藏先锋派艺术作品在中国展出的第二站,20世纪初在俄罗斯形成的先锋派艺术,其创新的艺术风格自诞生以来就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化,并持续至今。希望这一独特的展览能让中国观众了解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以及俄罗斯先锋派艺术。
中俄两国近百幅艺术作品重磅展出
国庆期间,两场展览聚焦中俄两国艺术巨匠的近百幅杰出作品,为观众再现了20世纪不同社会变革背景下,艺术家作为时代先锋对于美、艺术语言及个人表达的新认知。
“先锋姿态——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菲洛诺夫、夏加尔先锋派艺术展”主要展示了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菲洛诺夫、夏加尔四位俄罗斯艺术巨匠的53幅画作以及24幅电子作品,旨在通过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向观众呈现四位先锋艺术大师的独特风格和美学理念,也让观众得以一瞥俄罗斯先锋艺术的大胆进取,以及时代背景下先锋艺术家的命运历程。
“象新——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现象”集中呈现了吴昌硕、徐悲鸿、黄宾虹、林风眠、吴冠中等杰出画家的32幅书画杰作。吴昌硕的“与古为新”、徐悲鸿的“形意兼备”、林风眠的“调和中西”、吴冠中的“空灵韵味”、黄宾虹的“浑厚华滋”、海派名家的“兼容并蓄”各具特色,通过展现这些活跃于20世纪前后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视角,让广大观众从这些经受时代洗礼和岁月沉淀的艺术作品中领略中国近现代绘画的精炼、包容与创新精神。
两场展览展示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这些作品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作品中开拓、革新、挑战的特质为艺术赋予了时代的意义,也向时代给出艺术的答案。
此次“先锋姿态——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菲洛诺夫、夏加尔先锋派艺术展”是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首次举办的中外合作展览,为观众开启了一扇通往俄罗斯艺术窗口,而“象新—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现象”,展现了中国绘画的独特的审美观念上和强大的内在文化驱动力,让观众能够在临平这个江南水乡,感受到俄罗斯与中国交相辉映的深厚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先锋姿态——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菲洛诺夫、夏加尔先锋派艺术展”将于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东馆临展厅持续展出至2024年12月19日,“象新—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现象”展将于杭州市临平博物馆西馆临展厅持续展出至2025年1月6日。
浙江广电报刊总社
浙江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