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近年来,杭州上城复兴商圈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商家、企业的集聚,随着商圈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治理难题逐渐凸显。该区域已有企业2000余家,加之业态种类繁多、经营主体复杂,导致矛盾纠纷频发且类型多样,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纠纷、物业管理争议、劳动用工矛盾等。这些矛盾纠纷不仅影响了商圈的和谐稳定,也对基层治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此,上城区司法局通过全面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建设了杭州市首家商圈法治驿站,以“1+N”流动式服务模式为核心,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商圈发展,为商圈企业编织出一张紧密而有力的法治保障网,致力于打造一个便捷、高效、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务驿站,为商圈的繁荣发展注入法治活力。
进展情况
法治驿站,商圈中的“法治便利店”
通过“1张法治服务清单、1个法治信箱、1块法治图书角”的精心布局,法治驿站为商圈企业提供点单式课程预约、坐诊式法律咨询、管家式法律服务的全方位、多层次法治体验。同时为更好服务商圈企业,复兴商圈法治驿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定期组织团队深入企业,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的法治需求与痛点。今年以来,共组织走访商圈企业8次,开展座谈会6次、发送线上调研问卷81份,量身定制精准法治服务方案,提供上门式流动服务,真正实现商圈“walk”式法治服务,构建“1+N”流动式服务模式。
律所主任顾问团,商圈中的“法治智囊团”
复兴商圈法治驿站汇聚了6家商圈内知名律所主任组成的顾问团。他们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成为商圈法治建设的坚强后盾。处理疑难复杂的法律纠纷,提供法律风险评估、法治体检等专项服务,“法治智囊团”都能迅速响应,精准施策,为商圈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今年以来,共化解商圈企业纠纷10余起,多次收到企业锦旗和感谢信。
法治互助联盟,商圈中的“法治金管家”
为进一步凝聚商圈法治力量,复兴商圈法治驿站建立了法治互助联盟。联盟成员包括物业、金融机构、街道职能部门等,法治驿站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让这些“法治金管家”共同参与到法治宣传、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中来,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营造和谐、稳定、法治的营商环境。
“云端普法”平台,商圈中的“法律一键通”
紧跟时代步伐,落地“云端普法”专项行动,通过商圈企业微信群,定期发送法律解读、政策资讯及案例分析,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法律动态。今年以来,共推送法治资讯和助企政策4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讲座9次,同时,在线解答企业疑惑和问题,实现商圈法治驿站服务的即时响应与精准对接。
案例成效
法治服务精准高效
商圈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过“1+N”流动式服务模式的实施,复兴商圈法治驿站精准对接商圈企业的法治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法律服务方案。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大大缩短了企业获取法律服务的时间成本。定期的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服务,有效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商圈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复兴商圈法治驿站通过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活动,如法治图书角、法治信箱、云端普法平台等,成功将法治文化渗透到商圈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商圈内人员的法律知识,还激发了大家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法治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商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1+N”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法治服务的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商圈内的法律纠纷得到有效预防和解决,法治秩序得到了有力维护。同时,这种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也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商圈,促进商圈经济发展。
案例意义
上城区复兴商圈法治驿站通过“1+N”模式,精准对接商圈法治需求,有效整合资源,不仅提升了法治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还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其创新服务模式与显著成效,为商圈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上城区将持续推进中国服务第一街、湖滨商圈、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等法治驿站的建设,通过商圈、园区、市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的建设,精准对接企业的法治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法律服务方案,为各商圈、园区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市司法局公法处,上城区司法局、浙江法治
此用户已注销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