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为嘉兴人而建的三座“却金亭” 两座在国外

    2024-09-14 14:04 浙江杭州

    马善军

    却金亭一般为古代拒绝馈金的清官廉吏而建,以彰显他们却金不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笔者业余之时,关注方志中的清官廉吏,收录了400多位清官,还收集了10多个省60个“以亭颂廉”的故事,有爱民亭、清风亭、清官亭、还鱼亭、解雨亭、仁雨亭、留思亭、留衣亭、却金亭、去思亭、望来亭、遗爱亭、回风亭等等,其中以却金亭最为常见,共收录23座,涉及浙江省10座,有3座为嘉兴人而建,2座还在国外。今将涉及嘉兴市三座却金亭背后的清廉故事简作介绍,以飨读者。

    长泰却金亭,为纪念福建省长泰县知县赵珮所建。赵珮,字鸣玉,嘉兴人,由监生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出任长泰知县。

    (长泰却金亭手绘图)

    赵珮在任内清正廉洁,注重农耕与教育,勉励民众耕读勤俭,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当他任期届满、准备进京述职时,人民深知他为官清廉、犹如寒士,遂自发筹集了数十两银子,作为他来回的盘缠。然而,赵珮却分文不取。后来,他因年老请求辞官还乡,长泰百姓再次筹集了比前次多一倍的银子赠送给他。但赵珮依旧分毫不取,而且态度比前次更为坚决。民众被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气节所感动,特意在当地建起了一座“却金亭”,以此来表彰他清廉自守、不贪不腐的操守,还把他比作悬鱼拒贿的羊续,成为了当时官员的典范,其事迹载入《长泰县志》。

    (1932年《长泰县志》关于“赵珮”的记载)

    琉球却金亭,为纪念平湖清官马暶所建。马暶,字季明,嘉兴平湖人,自幼聪慧敏捷,于明天顺甲申年(1464年)中进士,出任行人一职,负责赈济河南的灾民。

    (琉球却金亭手绘图)

    成化年间,马暶奉旨出使琉球,册封中山王。册封典礼结束、准备回朝复旨之时,中山王向马暶馈赠丰厚的礼金和贵重的礼物,他无一所受,婉言谢绝。中山王深受感动、敬佩不已,特地为他建了一座“却金亭”,以表褒扬、纪念之情。不久,马暶升任监察御史,上疏奏请早建储、谨灾异、饬武备、防水旱,明宪宗嘉言纳谏,很是赞赏,并把他的名字写在御屏之上。后来,他巡视京畿,因其身廉行正,所到之处,权贵震慑,再也不敢为所欲为了。人们因为他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廉洁奉公的品行,把他比作东汉的“骢马御史”桓典,其事迹载入《平湖县志》。

    (光绪《平湖县志》关于“马暶”的记载)

    朝鲜却金亭,为纪念嘉兴明代官员黄洪宪。黄洪宪,字懋忠,嘉兴人。明隆庆年间中进士,授编修。

    (朝鲜却金亭手绘图)

    万历初年,张居正推荐他参与礼部考试的阅卷工作,并想让他关照自己的儿子,但被黄洪宪拒绝了。张居正严厉地责备他,黄洪宪也没有丝毫动摇。后来,他先后担任福建、顺天的主考官,所选拔的都是当时声誉很高的人才。有些忌恨他的人因为他主持考试而中伤他,于是就请求辞官归乡。他端正谨慎,对于取予之事,非常严格,做到一介不取。他任编修时,曾出使朝鲜,归来时只带了几卷图书,将朝鲜方面赠送的贵重礼物和礼金都逐一退还,朝鲜人很是敬仰,专门为他建了一座“却金亭”,以弘扬和彰显他坚守清廉的美德,其事迹载入《秀水县志》。

    (康熙《秀水县志》关于“黄洪宪”的记载)

    如今,却金亭的主人公都已远去,但其中折射的勤廉品格却永远不会消失,在新时代依然闪闪发光。嘉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清廉文脉悠长,廉政资源丰厚,孕育了陆贽等一大批清官廉吏,三座“却金亭”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代表,还有桐乡的“去思亭”、嘉善的“留衣亭”、海盐的“鲍公亭”,等等,都是一个个生动的清廉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