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起,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波走书”演出周在咸祥镇咸六村持续开展8天,宁波最有人气的走书艺人都将来到宁波走书传承基地(咸六村“文化礼堂·老年学堂”),给书友们带去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也让书友们一饱耳福。
“今天能现场听到地地道道的宁波走书,真是太值得了,沈老师的表演十分专业,用我们的方言进行表演,把正德皇帝到山东之后发生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8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波走书”演出周启动后的第一天,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沈健丽在宁波走书传承基地现场表演了著名的走书曲目《正德皇帝下山东》,作为资深书友的朱师傅连连点赞。
图为沈健丽表演。
一颦一笑皆成风景,一招一式尽显功力。演出现场,沈健丽以专业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表演技巧,通过韵味十足的唱腔、精准到位的动作,把书目中的故事讲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一时间,台上台下鼓声、笑声、唱声、掌声混杂在一起,气氛一度达到了高潮。
“作为本次演出周活动的首场受邀演出嘉宾,我希望能够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我们宁波走书的艺术魅力。”沈健丽说,“也希望通过走书演出,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关注它、喜爱它。”
宁波走书历史悠久,魅力独特,作为宁波的传统地方曲艺,是浙江省“四大地方曲艺”之一。2008年6月,宁波走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理念的重要载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更好地宣传展示“宁波走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鄞州区咸祥镇人民政府联合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非遗中心)、区曲艺家协会,在咸六村共同举办了“宁波走书”演出周暨优秀作品展演活动,连续8天举办8场演出活动。
图为沈健丽表演。
根据安排,除了本次沈健丽的首场演出之外,还安排了孙聪美、邱财芳、朱玉兰、乐静、杨青、闻海平、张玲球等7位著名曲艺家,从9月8日起至15日期间每日下午1时,为大家轮番带来《薛丁山征西》《五代残唐》《大明剑侠传》《兄妹英雄传》《十把穿金扇》《白罗山》《月唐传》等知名曲目表演。
鄞州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宁波走书周是对鄞州实施宁波走书传承发展计划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以此次盛会为契机,将全面提升宁波走书传承发展水平,弘扬宁波走书时代价值,绽放宁波走书迷人风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咸祥镇高度重视“宁波走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不仅专门设立了走书书场和传承基地,还在各村文化礼堂·老年学堂定期组织开展演出活动,每年举办走书200余场,老年观众年均超过2.5万人次,力求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不断传承、焕发新生。
“未来,我们还会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年轻群体喜欢‘走书’,让‘走书’真正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成为连接传统和现代、提升咱们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推力。”咸祥镇党委书记蒋昀告诉记者。
鄞响
宁波市鄞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