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院区急需血小板!”7日上午9时12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接到用血需求后立马准备,第一时间启用无人机配送。很快,20个单位(2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搭载无人机起飞,从该院兴宁院区出发,历时12分钟稳稳地降落在航线8.99公里外的东部院区。
图为无人机带着急救用血飞往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
上述情况如今已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两个院区血液运输的常态化场景。早在去年7月,医院就完成了无人机抢救血液运输首飞验证。从医院的兴宁院区到东部院区,“空中送血”用时仅需12分钟。如果开车运送,需要25分钟左右,如果遇到交通高峰时段,时间将更长。一来一去,节省了不少时间。
图为无人机运输急救用血。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输血科主任马幼丽,“两个院区的急救量都比较大,保障急救用血第一时间送达至关重要。有无人机这样一项‘黑科技’,能在短时间内为病人送去新鲜的血液,挽救患者的生命。”
图为工作人员从无人机内取出急救用血。
据介绍,该航线目前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两个院区和宁波市中心血站三个点之间运行。其中兴宁院区和东部院区之间航线8.99公里,时间12分钟;宁波市中心血站和东部院区之间航线9.02公里,时间11分钟;宁波市中心血站和兴宁院区之间航线4.61公里,时间6分钟。
图为医院工作人员交接无人机运输来的急救用血。
记者从该院获悉,运送血液的无人机与常规无人机不同,它能够遵循既定航线自主飞行,依托5G信号实现精准导航,同时它的抗风级别达到六级,在雨雪天依然可以正常运行。此外,无人机可根据不同距离和载重需求适配不同机型,基本可实现30分钟内覆盖主要城区范围。
一年时间,无人机“送血”已实现三个点位及时供血170架次,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更有力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救治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图为5G+无人机机场。
马幼丽告诉记者,5G+无人机血液运输是医院探索新质生产力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也是“低空经济+医疗”发展模式的里程碑,同时意味着医院无人机血液运输进入“空中快递”时代。无人机如同“空中快递员”,破解了抢救用血运输的“拥堵关”,实现快速、精准配送,提升了运输效率。此外,无人机负载能力可达4.5公斤,特制货箱可维持恒温环境,还能有效保证血液冷链的安全性。
鄞响
宁波市鄞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