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教师节致敬--永远的他

    编辑于2024-09-05 00:08 浙江金华

    20年弹指一挥。日子闲散,心情平淡,初秋的夕阳,格外温柔妩媚。身后的草地上,飘荡着孩子们嬉闹的笑声。回想着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从毕业到现在可以一直呆在这样纯净的校园里。

    20多年前我在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读书。

    高二开始文理分课的时候,爱好文学的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

    记得那是九月初的一个下午,我趴在桌上午休。上课预备铃声响了,我朦朦胧胧地睁开眼。这个时候,伴随着一阵风,门开了,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快步走上了讲台。我缓缓把头从环抱的臂弯里抽出来微睁着双眼开始打量他:他很高,浓眉,头发刚理过,发脚新新的样子。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自我介绍道:“我是咱们班这学年新的政治老师,今年刚从市教研室调来一中的,我叫赵*。”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一个激灵,完全醒了。因为就在初三那年,我们的政治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中考试题的时候就喜欢讲赵**的出题思路和方向,他的名字相当频繁地出现在我们初三政治课上。那时,我一直在想,他是怎么样一个人呢?现在,此刻,眼前,我见到他了,在这样一个清凉的有风的下午。我开始相信缘分真是很神奇的两个字。朦胧的心仿佛一个核桃被剥开了壳。一丝一丝的香味从一个角落逐渐占据了整个心。

    我疯狂地喜欢上政治课。认真做课堂笔记。盼望下课铃永远不会响。我有意无意打听关于他的一切。他的哲学上得很好。他从不拖堂。他喜欢穿蓝色条纹的衬衫。他有个生病的妻子,他倾尽家产为她治病。他喜欢看历史书。他不抽烟。

    快到会考的时候,我们文科的考生都在忙着复习物理和化学。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亚于愚公前屋的两座大山。因为平时的物理化学课都被换掉上主考科目,我们必须临时抱复脚重新自学。每个文科生都担心会考要死在这两门科目上,每天愁眉苦脸的。而我依然疯了似的每天抱着政治复习,把物理化学扔一边。

    会考前一个周六的下午,学校让我们自由复习。同学们都回家了,我一个人在教室里翻着政治书。这个时候,他突然进来了,带着歉意说:“没打扰你吧,瞧我这记性,今天上完课备课本忘了带走。”我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他说:“看,找到了。你在看政治,没复习物理化学啊。”我感觉自己的脸唰一下子热到了耳朵根,不知所措地回答是的。他向我走过来,我回过神来赶紧问了几个平时模棱两可的哲学问答题。他附下身子。他的眼睛很有神,很干净。不是不脏的那种干净。有点深咖啡色的瞳孔。眼角有细细的皱纹。冬日的阳光穿过窗户死劲往里钻,颗粒状的灰尘在光影里悬浮,他恰巧背对着着光,象一个发光体一样,有毛毛的光边。周围象被施了魔法一样静止了。只有他的深沉声音在耳边回响。突然,他吐了一口气,转身看着窗外,周围的空气仿佛被他的衣角牵动起来。这个时候5点了。冬天的夜来得早,阳光还没完全退场。他说,时间过得真快,你快去食堂吃晚饭吧,你这么用功,政治一定得甲。他笑了,白净的脸,嘴角的细纹微微地牵动着。

    二个星期后成绩揭晓。我会考所有的科目都过了,政治拿的分数是最高的。

    高二第二个学期,春末的某一天。也许那天天气就反应出是不寻常的一天,我记得我只穿着长袖衬衫,却感到无比燥热。那个早晨,我端正地坐着等着他来给我们上课。时间过去了10来分钟,他还没有来。我很焦急。他是从来不会迟到的。同学们都在纷纷猜测。这个时候,靠窗的同学喊起来:看,我们赵老师在教学楼前面小广场上!同学们纷纷涌到窗户前。我也凑到窗户前往下看,是他,他一手拿着扩音器喇叭,一只手攥着拳头半举。周围有零星几个同学围观着。身后墙上贴着一条用白纸黑字写的横幅:强烈谴责美国轰炸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我们昨天也从新闻里听到这个令人气愤的消息。班里陆续有几个同学都跑下楼去加入这个小队伍了。我站在窗户前没有动。我从扩音器里听到他的语气铿锵有力,思维严谨不乱,我甚至能感觉到他的眼睛红肿充满血丝,还有说到激动之处略微扭曲的脸,他的表情、五官、肢体每个地方都彰显着愤怒。有些后知后觉的同学们听到新闻的来龙去脉后也都跟着举起了手,情绪激动,一起高喊着“强烈谴责...”的口号,渐渐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同学们的声音越喊越响亮,一只只手高举头顶。这场小型聚会持续了20来分钟。我一直一直站在窗户前往下看着,看到同学们被学校闻讯而来的领导解散,看到他情绪激动地挥舞着手跟领导解释时振振有词的样子。据说他后来被批评写检查:理由是无故旷课。我们听后震惊不已,更气愤不已。那个不寻常的早晨,那二十几分钟,他穿着白色衬衫,举着拳头演说的样子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那是我这辈子听到看到的最生动最有教育意义最能直击人心的政治课。以至于后来从教后的我听了无数的大师级别的公开课优质课,老师上得再怎么好,都没有那一次那么震撼人心,虽然我没有在演说现场,但是他说的每一个字我似乎都听到了。一个政治老师,他爱国,他立场坚定,他用热血践行一个教师的爱国立场和世界观,不仅仅只表现在枯燥的政治课堂他的课讲得多么好。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

    一年后,他调任回市里了。我们换了政治老师。新的老师是一个精瘦的老头。据说很牛,但是讲的内容我们都听不懂。上课的时候爱吐痰,眼镜经常挂在鼻沿上,像极了旧电影里精干的掌柜。高三了,每天让我们刷很多试卷。总是在静静的夜里,把头从书堆里抽起来,看着窗外,想起他,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若干多年后,我背井离乡,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虽然没有机会像那次“行走的课堂”一样当一个忠心的听众,我却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这样的老师,一辈子能遇到一个,何其有幸呐!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