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1907-1930)原名瑚琏,字稷卿,又名紫衡,化名于凤鸣,浙江武义水碓后村人,曾任中共武义县委书记、中共浙江省省委常委、书记。
1907年8月19日夜,徐英出生于浙江武义县水碓后村的一户农民人家。命运多舛,徐英五岁那年,父母先后患病离世。徐英被堂姐收养,一家人生活拮据,徐英也在课余打起了杂工。
徐英故居
1925年,徐英在宁波美球针织厂当上了工人。同年冬,19岁的徐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美球针织厂建立秘密党支部,任书记。入党之后,徐英积极推进工人运动、革命斗争,并在多地化名做策反工作。嘉兴、兰溪、永康、武义、义乌、宁波、台州,徐英每到一地,革命斗争的烈火就在当地熊熊燃起。
徐英为建立党的武装,呕心沥血,秘密弄到几支手枪送给同志,大家很受鼓舞
1928年11月,徐英赴杭,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1929年1月,任省委书记。此时的中国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下,但徐英仍坚持驻守特支机关,并想方设法秘密开展党的工作。然而一段时间后,他在特支机关的行迹还是引起了敌人的注意。12月17日,徐英被捕。
徐英被囚禁于浙江陆军监狱
尽管深陷囹圄,徐英仍秉持“活着一天,就要坚持斗争一天”,积极参加和领导狱中的斗争活动,并提出“法庭是战场,监狱是熔炉”,鼓励难友“革命总有一天要胜利,活着就要为党工作”,提醒大家加强学习、锻炼。
农民武装暴动期间徐英的亲笔指示信
1930年8月26日,徐英被单独传唤,感知自将凶多吉少,他遗憾地对难友们说:“人总是要死的,不过我死得太早了一点,因为我对党的事业贡献还不多。”27日早上,徐英等19名中共党员慷慨就义。
中共中央《红旗日报》报道徐英等19名中共党员被害消息
徐英是中共浙江省委第五任书记,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年轻的浙江省委书记。他用24年的生命点燃革命星火,用满腔热血昂扬红色信仰,以钢铁般革命斗志铸就红色丰碑。
宗庙瑚琏,阶庭兰玉
凤鸣江南,铁血丹心
向徐英同志及千千万万革命先烈致敬!
浙中医大追光计划乡村振兴实践团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