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亲情的旅行 ———父亲送我上大学

2024-08-29 08:31 浙江宁波

时隔三十多年,父亲送我上大学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我是1990年上的大学,上的是浙江师范大学,在金华,现在看来很近。但那个时候却是很不方便,没有高速,坐火车更不方便。我们一般选择坐公交,公交车必须往兰溪方向走,要经过一条山路十八弯的长长的太阳岭,而且我又晕车厉害,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孩子几乎很少出过远门,更不用说要长期离开家。说句实在话,那个时候我们除了上课读课文用普通话,平时交流都是用家乡话的。而且,那个时候的所有春冬被褥都要自己带的。

邵逸夫图书馆

因为家里有点特殊的事,报到迟了一两天。父亲是个走南闯北的人,他很自信,说一定能很顺利地把我送到学校。记得报到那天是9月17日,汽车站下车后,父亲叫了辆三轮车把我们送到浙师大门口。正是中午,烈日当空,白花花的水泥路上闪着白光,使人酷热难耐。报到时,根本没有所谓的《致终将消逝的青春》里玉面小飞龙郑薇的待遇——有一众师兄们肩扛手抬的优待。

记得很清楚的是,父亲扁担的两头,一头是沉沉的被褥,一头是一只皮箱,里头装的是我的衣服鞋子书本土特产等等。我拎了个网兜,装的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还背了个书包,装的是小姑娘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说,走远路一定要轻装简从,头顶烈日,脚底火烤,过一会儿,我就口干舌燥汗流浃背了。走了一段路,我把东西一股脑儿扔树荫下,蹲在阴凉处对着父亲的背影喊:“爹,我真走不动了,让我先歇一下。”只见父亲把担子一撂,叫我等着,他往回走,把我的东西左扛右拎,我则在父亲后面空手紧赶慢赶跟着。我望着父亲的背影,父亲的汗衫已湿透,紧紧贴在他的背上。由于长年累月地做挑担的生意,父亲的背有些驼,裤脚早已卷到膝盖,严重的静脉曲张更加青筋凸起。这样来来回回,一程又一程,期间实在不忍心,要搭把手,都被他无声地制止。我满脸是汗,好像还有眼泪,我不断地用手抹着汗和眼泪,也不断地在裤腿上擦着粘乎乎的手。



浙师大红楼

终于到宿舍了,我的宿舍在22幢,安排的是89届的畲族的老生宿舍。学姐们好像都挺老练的,而我莫名的拘束紧张。父亲一到宿舍,在带去的零食里,每人一大把,往她们床铺上放。还用他不大正宗的普通话,一个个拜托过去,请他们多多关照我,说什么孩子从没出过远门,监督着按时吃饭,生病了能陪着去医院,有困难了能帮忙啥的。我站在一旁,坐立不安,尴尬至极,也根本阻止不了父亲。然后父亲给我支蚊帐,铺被褥,我看着父亲蹲在床铺上忙这忙那的背影,不由得又湿了眼眶。突然他回过头来叮嘱我,你妈说晚上要盖好被子;你妈说你胃不大好,三餐要按时吃;对了,你妈特别说了,还要好好读书,不要乱交朋友;你妈还说------他好像只是一直在转述。父亲一向话不多,那天我也不知道父亲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话。其实,我从小就什么家务都会干,挂蚊帐铺床收拾之类的更是小儿科的小儿科,唯一的解释就是舍不得出远门在外的女儿,更想有个理由跟女儿多待一会儿。终于整理好了,父亲无意识地拍了拍被褥,起身,突然沉默了。走到门口,他突然塞给我一个皱巴巴的信封,然后说:“爹,走了,你照顾好自己,别太想家,没钱了,写信。”我要送他,送到门口,又把我推了进来,说,老爹是老江湖了,走南闯北的人,别担心我。我倚在门框旁,看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眼泪也忍不住簌簌地流下来。我打开还有父亲余温的信封,里面装的是一小捆零钱,用一根牛皮筋扎着,足足有好几十元。

当年上课的教学楼


也许是父亲的嘱托,几个学姐们都很照顾我这个学妹。后来他们也一直调侃我,你父亲真好,肯定宠着你,我说,是的,下面两个弟弟,父亲一直一直都宠我。

这是一段很特殊的亲情旅程,在后来离家的日子里,一直在默默地支撑着我,是一股最能滋养我生命的源泉,即使我一个人走路,我也不再害怕。

特别声明
本文为潮客作者在潮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不代表潮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潮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6)
潮客_江浙一兵 · 2024-08-30 09:34 · 浙江杭州回复
老师超优秀。满满的回忆!
楼利香 · 2024-08-30 10:35 · 浙江金华回复1
谢谢!汗颜中,向您学习!
毛长明 · 2024-08-29 08:53 · 浙江杭州回复
佳作欣赏👍👍👍
楼利香 · 2024-08-29 09:00 · 浙江宁波回复
谢谢!毛老师
毛长明 · 2024-08-29 11:09 · 浙江杭州回复
回复楼利香:🌹🌹🌹
潮客_wcq8ew · 2024-08-31 11:50 · 浙江台州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