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头条/法国
没有不被水流过的土地
没有不被商业塑造的城
【奥运终于开幕了,但对巴黎的争议,也许才开始|来自网络】
吾球商业地理:
不知道从何开始,奥运办得越来越奢华。如果说,在特殊时期举办奥运会,可以彰显国力,传播文明,但承担了更多“功能”,不仅让奥运会容易尾大不掉,更让很多国家无法参与到举办奥运的接力赛中。这次法国的寒碜,虽然有点打脸自己,但歪打正着地让奥运回归到体育和竞技的本质。尽管今天很多人对奥运有点“怯魅”,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奥运的狂欢之中,总比沐浴子弹的枪火,更能建设这个世界。而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在更高、更快、更强之后的第108年,我们又多了一个“更团结”。
采写/朱亚栋;主编/王千马
图片/网络;编制/大腰精+牛儿响叮当+哟嚯
尽管顶着全世界的嘲笑,巴黎奥运会还是如期开幕了。虽然比赛正成了主角,但整个法国也一定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世界对它的戏谑:“穷鬼帝国”……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戏谑。在这背后,都是整个法国自作孽不可活的神操作。这些神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巴黎举办奥运会的时间,正是当地的暑假时间,很多工作人员在这时本来是可以休息的, 但因为人流量暴增,所以必须要加班加点的工作。工作可以,但不能白嫖。所以很多行业的工作人员要求加薪。可法国的政府并没有同意这样的要求,巴黎居民为了表达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不满,往塞纳河中投放各种垃圾和人体排泄物——大便;
按理来说奥运会的举办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事业,但是法国的居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开心,甚至很排斥这样的行为,在网上呼吁其它国家的人不要来参加奥运会;
由于巴黎奥组委的预算是有限的,各大项目都在精打细算,根本没办法过多投入。面对加薪的呼声,不想出钱的奥组委竟然想出了奇招,他们向全球约45个国家请求,希望他们能够增派数千名军人、警察和文职人员,帮助巴黎保障奥运会的安全;
而目前让舆论最为声讨的就是奥运村里运动员居住的房间里没有空调,只能提供风扇。加之奥运村的运动员的生活现状:床?纸板叠的。伙食?素菜当道,荤菜靠边。此外,地铁来不及建造,水质超标、场馆缩水等等问题相当的多……
所以还没等巴黎奥运会开幕,它就已经以一场笑话的形式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作为世界强国和大国,法国不要面子吗!它们真的看不上奥运了吗?
还真不是。巴黎奥运会之所以办得如此草率,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01
首先得承认,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法国的汽车工业和旅游业都陷入了滑铁卢,尿骚味,抢劫、抗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法国。
所以,巴黎奥运会就成为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不仅承载着法国人奋发向上的希望,更承担着鼓舞和团结民众,用旅游来提振法国经济发展的期望!
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2016年巴黎成功申办2024年奥运会,是奥委会对申办各国计算得失之后指派的。这也说明,巴黎再不济,也是矮子之中的将军。
但摆在巴黎面前,也有很多前车之鉴。巴西因为奥运会亏惨了,英国更是花了整整149.6亿美元,办了场昂贵的夏季奥运会,不仅没提振多少经济,最近几年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这也让奥运会如今成为了烫手山芋,所以巴黎奥运会从申办开始法国民众就不太支持,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也发表文章说:巴黎当地人对奥运会都不感兴趣。有52%的人表示要在奥运会期间离开巴黎。
【巴西花大价钱却最终报废的场馆|来自网络】
因此巴黎奥运会一开始的预算是66亿欧元,不及英国的一半!
巴黎奥运会节俭办奥运是历史惨痛教训和现实经济拮据等原因共同交织出来的,现在可以这么说,从巴黎奥运会开始,“穷”办奥运基本上成为如今大多数国家的现状和共识,让奥运回精神归本质才是申办奥运会的意义!
法国巴黎“穷”办奥运会让网友调侃为“穷鬼帝国”,但是你要认真你就输了!要知道如今号称世界灯塔的美国都“寅吃卯粮”了,作为工业化后起之秀的“世界工厂”,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子也没有前几年好过了!所以哪有什么“穷鬼帝国”,只不过是经济下行,而巴黎奥运会无非把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撕开了而已!
何况,我们如今调侃法国是“穷鬼帝国”,那是不知道法兰西对于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
02
自从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投降德国以后,世界对于法国的调侃老梗一直就没有停过: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虽然投降是欧洲国家的传统,但是像法国那么快投降的几乎没有!
之所以投降太快,究其原因还是一战后的法国太惨了,仅是凡尔登战役法国就损失50万人,接近总兵力的一半!虽是战胜国,却因为工业区被毁,经济一蹶不振,通货膨胀,物价持续走高,德国赔款又一拖再拖,所以社会矛盾也逐渐激化,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就连政府都开始了分裂,法国社会党被分成三派,一派想倒向苏联、一派想维持独立,一派想倒向英美。而1930年大萧条的到来,更是把法国拖入了长达5年的泥潭。当然法国二战投降太快,虽然保住了法国基本的工业基础设施,但是后果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一直以来的西欧陆上第一强国光环碎了,如今在西欧想干点什么,需要拉上德国!
要知道法国从罗马帝国以后一直以来都是欧洲传承的中心,最开始是作为罗马帝国高卢行省的,用网上时髦的话说就是:谈罗马可以说“自己阿玛随凯撒入过关”;谈入关可以问问“知不知道法兰克的含金量”!
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作为法国前身的法兰克王国,最先强大起来并影响了整个欧洲历史发展!法兰克王国不仅作为后来欧洲霸主法兰西的前身,其王室血统更是遍布整个欧洲各国。更重要的是在法兰克王国的表率作用下,日耳曼各族也继承和完善了罗马基督教及其贵族政治,奠定了整个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基调。
而在法兰克王国中对于欧洲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我们熟知的“丕平献土”——在法兰克王国自克洛维一世之后最大规模的征服行动中,丕平不仅征服了伦巴第人,更把亚平宁中部以罗马为中心的土地献给了教皇。不得不说,矮子丕平作为加洛林王朝的开国之君,通过此举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而且还留下一个实力雄厚的王国,为儿子查理曼称霸西欧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区的贵族和平民也在查理武力威胁下纷纷改信基督教。
然而,建立在刀剑之上的帝国,在刀剑腐朽之后,也会很快遇到麻烦。帝国的负担、封建制度的特殊性,尤其是教权的干预,让整个帝国在查理曼死后不久就陷入了分裂。最终在843年,洛泰尔一世、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三兄弟签署了《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日耳曼人路易获得帝国的东部称东法兰克,秃头查理获得帝国西部称西法兰克,而洛泰尔则获得中部狭长地区和意大利称中法兰克。
【三分帝国|来自网络】
尤其是随着公元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得到了罗马教皇的认可,并且被加冕为罗马皇帝(由此拉开了神圣罗马帝国即如今德国前身的历史序幕),法拉克帝国再也一去不复返了。
十几年后,统治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因君主没有子嗣能够继承王位,加上在对抗外敌侵略过程中自身软弱和凝聚力不强,导致赢得民心的法兰西公爵雨果·卡佩取得王权,并建立了卡佩王朝,法兰西也被代指后来的法国,狭义上的法兰西王国正式诞生。
自此,西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渐行渐远。这也就是法国和德国之所以源出同门,但最终发展出面目各异的两个现代国家的原因。
在历史上,它们是一对百年的冤家,尤其是拿破仑时期,更是让神圣罗马帝国头衔被废除,奥地利帝国被迫嫁出皇室公主露易丝向法国示好,普鲁士更是被拿破仑逼得直接成为法国的附庸国。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普鲁士借助工业革命和优越的军事动员制度一跃而起,在普法战争中击败强大的法国,并让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省和支付整整50亿的法郎赔款,法国自此在德国面前不敢轻易逞强。
关于普法战争,即使是我们,也知道铁血宰相俾斯麦,和都德的《最后一课》。
不过,尽管互相伤害,直到今天还是水火难容,但作为欧盟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力量,尤其两者关系已经成为欧洲稳定与发展的支柱之一,也被视为欧盟政策的“发动机”,法国和德国还是需要从对抗走向合作。
所以,面对巴黎奥运会的窘境,德国也会协助法方做好安保工作。而在此之前的5月下旬,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德国,开启对德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也是24年来,法国总统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外界看来,这次访问或讨论分歧寻求共同答案。
所以,相比互为卧榻之侧,但在今天却不得不寻求合作的法德来说,独离欧洲大陆,在法德之间推崇势力均衡策略,充当搅屎棍的英国,才是法国人喉咙中的那根刺。
03
法兰西王国诞生后,对欧洲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要数英法百年恩怨!
它们其实一开始是“恩爱有加”的,上层社会不断通过联姻来加深感情。像英国威塞克斯王朝的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的妈妈,Emma of Normandy,就和法国诺曼底公爵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第六代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一世 (又译罗伯特,Robert I le Magnifique)应该喊她姑妈。所以,当爱德华死后无嗣,把位置传给王后的兄弟哈罗德二世时,罗贝尔一世的儿子威廉就极其不满。
威廉于1028年生于法国诺曼底法莱斯的法莱斯城堡,他的妈妈是法莱斯一位鞋匠的女儿。所以他是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一世的“私生子”。但因为是罗贝尔一世唯一的儿子,所以仍被指定为诺曼底的继承人。更因为在公元1052年娶了佛兰德领主的女儿玛蒂尔达为妻,增加了土地、财富和权势。最主要的是,由于忏悔者爱德华的母亲Emma of Normandy的存在,也让威廉跟爱德华之间也有着某种血缘关系,所以,威廉声称自己更有资格继承英国王位。尽管遭到哈罗德二世拒绝,但是威廉还是于1066年9月末,召集诺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率兵横渡海峡入侵英国,同年10月打败并杀死哈罗德二世,随即登基称国王,时年38岁,建立诺曼底王朝取代威塞克斯王朝统治英国。威廉也获得“征服者”的称号。
他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一位国王,征服者威廉。
威廉加冕成为英国国王后,旧有的诺曼底公爵领地也成为了英国的一部分,但在法理上威廉仍然是法国国王的封臣。
到了1154年,同样的故事又似乎再次重演。由于诺曼王朝绝嗣,法国的安茹伯爵亨利以旁系关系继承了英国王位,并且亨利的妻子也是法国阿奎丹的女公爵。
由法国人来当英国的王,在我们的传统话语体系当中,这是多么有“民族自豪感”的事。但问题是,法国人当王的同时,也一并将自己的领土作为“陪嫁”带给了英国。对法国来说,名义上的面子虽然有了,但实质却损失大了,导致历任国王在日后不得不想尽办法去夺回原本属于法国的领土。
更重要的是,尽管有英吉利海峡横贯其中,英法不像法德之间那样正面冲突,但它们在中世纪时期都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英国国王希望通过征服法国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法国国王则希望通过抵抗英国来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也让它们之间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不“纯洁”了。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后绝嗣,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外孙的身份要求继位,但法国贵族以《萨利克法典》中女子无继承权为由拒绝,并推举出卡佩旁系的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开启了瓦卢瓦王朝,也标志着英法百年战争正式爆发。
在百年英法战争期间,法国境内最强大的勃艮第公爵倒向了英国,法国在战争前期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法王约翰二世和大批贵族被俘,法国也失去了大片领土。
就在法国即将灭亡之际,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16岁的牧羊少女——圣女贞德自称得到了上帝的启示来拯救法国,获得了王太子查理给予的兵权,这位少女在数月间接连夺回法国的大量失地,护送查理至兰斯大教堂加冕为王,扭转了战争劣势,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并且法国人在这位少女的英勇冲锋和号召下,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法兰西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圣女贞德|来自网络】
不得不说,尽管英法百年战争最终以和平方式结束,但它对英法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逐渐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从此走向了称霸欧陆的道路。而失去了大陆领土的英格兰,也开始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在海洋上,为之后成为“日不落帝国”积蓄力量。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却因此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去英法,可能还会听到类似“法国佬”“英国佬”这样不太友善的称呼。
尽管在《虎口脱险》这样的喜剧片中,法国人尽力帮助英国飞行员脱险,但这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威胁之下。一旦没有了共同的敌人,它们又陷入到了一种矛盾的对立困境之中。对英国来说,它既需要一个法国盟友来对抗德国,但与此同时,它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法国人坐大。所以在德国被打垮之后,便立马调转枪口,开始帮助德国来对抗法国,让让明明是战胜国的法国,在二战后过得尤其憋屈。除了背刺之外,英国还在日常“乳法”,像“没有人能在巴黎投降前占领法国”这样的段子,应该就是出自英国人之口。
除了在世界杯和欧洲杯上不让寸步之外,这次面对在老对手法国主场搞的奥运会,英国人一早就投入巨资,试图超越东京奥运会。最新的预测认为,英国本届奥运会将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成为奖牌榜第二集团领头羊的有力争夺者。游泳、跳水以外,英国代表团有夺金潜力的项目主要集中于自行车(包括场地、公路以及新兴项目小轮车),以及赛艇、帆船、田径等传统项目。
不得不说,尽管被老对手嘲笑,甚至有可能被老对手接连在欧洲杯和奥运会上超越,但是我们就此认为法国不行了,那一定还是错觉!
04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今天谈及法国,一定少不了大革命,少不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尽管有着这样和那样的污点,尤其地理大发现之后,对世界人民的掠夺,让法国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丑陋代表,但面对宗教势力、封建主义,法国无疑是正宗的“改革派”。
16世纪,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加尔文教在法国南部广为传播,信奉新教的诸侯们企图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这与北方信奉天主教的封建贵族之间产生激烈矛盾,法国的宗教战争开始爆发。其中在1572年发生的“圣巴托罗缪惨案”将这场战争推向了高潮,天主教徒在凯瑟琳王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对首都巴黎的胡格诺教徒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大屠杀,遇难者多达数万人!
直到1589年,法王亨利三世被刺杀死绝嗣,胡格诺派首领——波旁家族的亨利四世,以瓦卢瓦王室的旁系血统继承王位,在几年后颁布了《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给予胡格诺派以合法地位,这场持续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才得以结束!
相对于宗教战争,法国对于近现代世界历史的贡献就是:面对专制的抗争,让它成为这个世界在资本主义、共产主义里都被认可的“革命老区”!虽然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最早爆发在英国,但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启蒙运动是在法国达到高潮,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三权分立、社会契约、君主立宪、理性主义,反对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
于1789年7月14日至1794年7月27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让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但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旧制度的等级制度,创造了现代国家,革命传播了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政治参与等观念,成为现代世界的理想,开辟了新时代。
此后的法国尤其是巴黎在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产阶级帝制宪政之间来回拉扯。也是在此期间,巴黎还诞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虽最终被血腥镇压而失败,但平等、博爱更是因此成为法国的底色。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知名政治家、革命家,都曾赴法留学,向法国学习革命的经验,而且法国的《马赛曲》和诞生在法国的《国际歌》对世界都影响深远。我们还可以知道的是,现代军事的参谋体系,指挥体系和后勤体系要么是法国人发明,要么是法国人改良!
【以法国国旗颜色命名的电影《红白蓝》三部曲。法国也是文艺电影的高地|来自网络】
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今天的法国,由于当年的开拓和侵略,让自己的海外领土遍及三大洋;法国的海外领地约有十二万平方公里,而且岛一般都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大的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法国的经济实力雄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GDP数据为例,2021年法国的名义GDP总量接近3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而如果按照法国6700多万的人口数计算,当年法国的人均GDP则是超过了4.3万美元,妥妥的发达国家水平。法国以六千多万人的体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不管是航空航天,还是汽车制造,亦或是核能应用,而以阿丽亚娜航天公司运载火箭,达索公司的军用飞机、空客公司的大型客机,赛峰集团的航空引擎,标致雪铁龙的汽车,阿尔斯通的高铁,米其林的轮胎,以及法国电力集团的核电站等企业就是法国工业化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当然,法国当年的侵略,也让它的经济流淌着“黑色”的血液。法国每年从非洲攫取的利益在5000亿美元!法国最直接控制的地区在西非,以军事基地、法语文化、金融工具三管齐下,扮演西非国家的宗主国和仲裁者身份。
某种意义上,这也让法国“成也萧河,败也萧何”。如今的非洲尤其是西非地区也逐渐地在“反噬”法国。最近年在巴黎动乱的黑人说是非洲养活了法国!与此同时,非洲黑人移民开始大批量涌入欧盟,这也让欧盟高福利社会体系结构变得岌岌可危,这就是如今欧洲乃至法国社会动乱的根源!但是在欧盟内部的法国可能会好点,截止到2012年,我们可以看出包括东欧在内的欧洲移民达到了法国总移民人数的46%,而包括马格里布地区移民在内的非洲移民则是30%。而这30%从非洲来的移民中,刨除马格里布地区的属于白色人种的北非人(17%),剩下的13%才是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ian Africa)的黑人(13%)。
法国的移民结构决定了法国还有未来,处理好移民问题,就是法国蜕变重生的开始,毕竟作为世界革命老区,法国民众最不缺的就是反抗精神和探索未来的精神——法国虽然动乱,但是毕竟没有如同希腊、意大利这些国家彻底躺平摆烂,再说作为世界移民灯塔的美国不是也在墨西哥移民的涌入下焦头烂额吗!
而这些困境也越发凸显了奥运会之于今天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面临着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各种人道灾难等全球性的挑战时,我们难道不应该更紧密地联起手来,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也正如2021年于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正式通过的,将“更团结(together)”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中。奥林匹克格言从此变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Faster,Higher,Stronger,Together)”,这是奥林匹克格言108年来首次进行更新。
也许,对法国这样曾经站在巅峰,今天又面临危机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对此应该更百感交集、深有感触吧?!
- THE END -
吾球商业地理
见城市生长和未来
吾球商业地理
杭州果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