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潮实践#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深当代青年对戚继光抗倭英雄事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青潮”实践团一行21人于2024年6月30日至7月15日,从“人、迹、物、魂”四个维度,探索戚公精神的时代内涵,将这份历史厚重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共同谱写戚继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璀璨篇章。
揭秘文献深处,追寻戚公足迹
台州市博物馆是了解戚继光生平事迹的首站。实践团成员们借助馆内现有文献资料以及讲解员的解说初步了解戚继光的英勇事迹,最终选定台州市椒江区、临海市、温岭市等地作为实践调研核心区域。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台州市博物馆聆听讲解员详细讲解。(通讯员 肖振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翻阅查询资料。(通讯员 肖振邦 摄)
踏访历史遗迹,感受戚公风采
“青潮”实践团共走访10余个戚继光抗倭遗址和纪念馆。其中包括台州市桃渚古城、江南长城、临海市戚公祠以及封堠烽火台等地。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令他们印象最深的走访是由台州戚继光研究会发起人及顾问王英础老师带领去往的隘顽湾大捷、长沙大捷以及松门卫的旧址。目睹这些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遗址,有的已被推倒建起了房屋,有的则被开垦为耕地,王老师遗憾地指出:“部分城墙已难逃岁月的侵蚀,但抗倭那份不屈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
聆听专家声音,传承非遗技艺
在访谈中,台州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卢如平老师聚焦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戚公精神的起源及发展;第二,戚公精神的内涵意义;第三,戚公精神与思政教育如何相辅相成。台州戚继光研究会发起人及顾问王英础老师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戚继光文化的成果与对当代青年未来展望。台州市戚继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汝志老师希望实践团成员们将“卫国安民,惟实创新,勠力同心,战务必胜”的戚继光精神融入到日常教育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严建明老师工作室进行访谈调研。(通讯员 马天宇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卢如平老师工作室进行访谈调研。(通讯员 肖振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王英础老师带领下进行实地调研走访。(通讯员 肖振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林汝志老师工作室进行访谈调研。(通讯员 肖振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周聪利老师工作室进行访谈调研。(通讯员 肖振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叶荣伟老师工作室进行访谈调研。(通讯员 肖振邦 摄)
鸳鸯阵传人严建明老师
跟实践团成员讲述了技艺传承的感人故事,并带领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鸳鸯阵的精妙阵法。
黑虎拳传承人周聪利老师
表示年轻人是推动文化繁荣与创新的关键力量,年轻人发展起来,戚继光文化就能发展起来。
戚家刀传承人叶荣伟老师
期望在未来有志青年能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戚家刀这类武术技艺的重任。
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他们通过实地调研、人物访谈、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戚继光抗倭事迹,探访戚继光抗倭遗址,领悟戚继光精神内涵。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学习戚家刀。(通讯员 肖振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学习黑虎拳。(通讯员 林丸塍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学习鸳鸯阵。(通讯员 林丸塍 摄)
油画绘出历史,色彩唤活往昔
“青潮”实践团成员们发挥创意,将所看所感融入艺术创作。他们通过绘本油画、速写、临摹等形式,再现戚继光的传奇人生与英勇事迹。创作过程中,成员们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制作了一本以戚继光海防文化为主题的绘本。此本绘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探寻古址 辉映华夏。本模块追寻戚继光在台州抗倭的足迹,将实践团踏访的历史遗迹跃然纸上;第二模块内容为:驰骋疆场 名扬天下。本模块深入剖析戚继光九战九捷的传奇故事,团队所绘的图册配上文字,领略戚继光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第三模块内容为:开拓创新 创制武器。本模块主要探索戚继光独创的鸳鸯阵法,了解戚继光战略智慧与兵器种类;第四模块内容为:传承民俗 锦瑟中华。本模块展示了与戚继光抗倭事迹相关的特色美食,如光饼、金团、食饼筒等,彷佛这段尘封的英雄故事再次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临海市桃渚古城戚继光抗倭陈列馆前写生。(通讯员 肖振邦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速写《戚继光海防文化》(台州篇)中戚继光廉洁精神。(通讯员 肖振邦 摄)
“青潮”实践团成员们将戚继光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崇高志向和深厚家国情怀,促进这一宝贵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戚继光海防文化》(台州篇)绘本封面
重走英雄路,通过实践让广大青年更好地理解历史,以实际行动戚继光精神,践行爱国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暑期潮实践#
通讯员:郑一鹏 肖振邦 杨一
马斯卡彭拿铁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